這趟走讀對我來說是第一次有意識、認真的認識大溪。回想從前對大溪的印象,好像除了課本會提到的豆乾也就所剩無多。這趟走讀有吃有玩,除此之外,大溪人對自己家鄉的認同度也讓我有很不一樣的感受。
在吃東西方面,跟我一起來修課的同學有不少人來過大溪,十分清楚大溪好吃的東西,我們去了老阿伯豆乾、賴媽媽豆花以及里長伯阿嬤的碗糕。從吃的角度來說,我覺得黃豆撐起了大溪的半邊天,回顧這趟我們吃到的大溪美食,有一大半都是豆製品。豆乾對大溪來說好像變成了一種標誌,也變成了一種家的象徵,雖然這次我們有到大房豆乾參觀,不過老闆並沒有提到大溪豆乾的黃豆來源。當「家」的意象與豆乾連結、並更一步擴大時,我不禁想,要是在原料、品質都能兼顧的情形下,大溪能推出一款用台灣自產的黃豆生產的豆乾,那麼一定能更加強這股家鄉的意念和認同度。
此外,這趟到大溪讓我感觸最多的是大溪人對自己家鄉的認同和支持。這趟走讀裡帶我們認識大溪的幾乎都是大溪在地人,從陪伴我們整個旅程的黃老師、新玉清木業的第二、第三代傳承人到大房豆乾的經營者,每個都是在大溪扎根、並一路成長茁壯、甚至已傳承好幾代的在地產業。
我發現傳承這些傳統技藝的年輕一代並不只是延續上一輩的傳統,也融入了許多新元素。新玉清的第三代在外面轉了一圈後決定回家繼承木器,並設計了自家的商標;大房豆乾決定在一百週年推出豆乾創意料理食譜,這些承繼祖業的年輕一代比前一輩多了更多對外面世界的了解和想法,他們肯定也是對家族、傳統產業有著極高的認同度才願意帶著滿滿的理想和創新回到家鄉、繼續擦亮家鄉的這塊招牌。
除了這些在地產業,我也從居民們對當地的互動看出他們對家鄉的喜愛。每當我們問到別人他們家鄉好玩、有趣的地方時,許多人往往都不知如何回答。可能是習以為常讓他們忽略了生活的樂趣,又或者撇除觀光客的角度,當地人並不太認同當地的觀光氛圍,但在大溪,我看到了居民們與遊客們融為一體,享受著這片土地的樣子。當我們走過中正公園時,除了來旅遊的人外還不少當地人坐在陰涼處聊天,有出來散步的老人、也有帶著小孩的媽媽。而靠近老街的那端,也有當地居民就坐在公園的石階上吃小吃,可見公園、老街並不只是觀光,而是被當地人所認同的一部分生活。
從前的我對於「家鄉認同」這個詞其實沒有什麼深刻的體會,但隨著上大學、離開從小生長的地方,我好像開始比較能體會這種想法。我來自臺中豐原,當我聽到別人提到我的家鄉時,我會想聽聽他們的想法並跟他們分享這個我成長的地方;我畢業於臺中一中,所以前陣子音樂老師事件鬧得沸沸揚揚時我會想出面反駁那些對學校的不實批評,好像要離開熟悉的地方一段時間後才知道在那些習以為常的一切背後,有哪些元素其實並不尋常;也好像到了外地一段時間後才會對家鄉有更多想法。我不確定這些努力經營大溪的下一代是出於什麼動機,不過至少從我自己的心態裡找到了一些可能的解答。對應這些大溪在地人對家鄉的熱愛,合併我自己內心的想法,我能肯定要是有一天我的家鄉需要我一份力量讓整個台灣、甚至全世界認識他,我絕對不遺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