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CED)在「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中,將永續發展定義為:「能滿足當代需求,同時不損及後代子孫滿足其本身需求的發展」
Aldo Leopold提出的土地倫理概念中說到:「人與土地之所以需要維持和諧關係,乃因人是群落的一部分,其他還包含統稱為土地的土壤、水、動物和植物等物種,人類需要善盡維繫生物多樣性與土地健康之責,故土地利用須有所節制,不該瓦解生態系統且剝奪它者生存的權利。」
在台灣,原住民是對土地依賴最深的民族,部落是他們社區總體的基本單位,而一個地方產業的振興是促進社區永續發展的重要因素。永續發展的概念,建立在土地利用上,土地是否健康、是否將這片土地利用的成果再反饋回這片生態。原住民的農業經營方式轉變,成為近幾年深受重視的研究。
在走過新竹縣尖石鄉的泰雅族原住民社區後,我發現了幾個這裡的環境條件,可能因為交通不便利,使這裡的觀光產業發展不易,更簡單的來說,前一次到基隆漁港那邊的博物館和這邊的博物館內所「針對」觀光的設計截然不同,泰雅社區這裡更偏向「保存」,保存其文化和先人流傳下來的智慧。泰雅原民仍以農業經營為主,生產一些高冷蔬菜,而其坡地處於石門水庫集水區之山坡地,也因此聽聞了有關土地使用管制受限的問題,和被外界歸咎為導致水土崩壞的原因。
部落居民有感於過去當生產主義強調最大化商品生產,依賴高投入化學肥料及合成農藥等合成資材,並以大型農機與種植單一作物來提高生產效率而使自然資源過度使用而逐漸枯竭等不循土地倫理農業經營方式後,嘗試以融合傳統生態知識(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簡稱TEK)的無毒自然農法為其農業生產的技術。
其實有機農法或自然農法不是一種新的農作技術,只是回歸過去不以化肥及農藥來增加土壤養力的耕作方式,對於原住民社區而言,它非但是傳統知識的再現,且隱含著居住環境、文化傳承及經濟發展的助力。有機農業所施用的有機肥,是仰賴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之後,才能被植物吸收,分解時會有一些臭味,且滋生蚊蠅。又有機肥料或者有機的營養劑還是有低量的農藥殘留,對於人體健康仍有危害之虞,是以為使有機種植找尋更好的營養來源,夏禾老師前往韓國學習自然農法。韓國的自然農法強調採用當地的材料,是以漢方的營養劑取代有機肥料,材料來自當地的植物,所以說同樣的技術即便帶回台灣仍須因應台灣山林地區的氣候和環境,作出適當的改變,結合泰雅族農業和生態農業知識,製作出適合當地農作物的酵素和調配出適當的劑量。
雖然當今該自然農法的作物有了穩當的市場和系統化的推廣,但夏禾老師提到他在早期推廣時遇到許多挫折,包括最初找不到市場,這樣的失敗經驗也被其他族人看在眼裡,雖然這麼一說好像如同一個創業最初期必經的過程,但我認為這反而是最重要且最需要省思的部分。實際上在我查找有機作物相關資料時,發現有許多文獻參考都有同樣提到市場的問題,雖然實施自然農法可降低農民的生產成本,並有益於土地及人體的健康,但沒穩定的產銷管道仍是實施自然農法者的隱憂。目前較廣為人知的有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Homemakers Union and Foundation)的生活消費合作社,是少數通路之一,藉這次出行,我想這會是我想保留下來的議題之一,政府政策的推行和民間機構還有沒有其他措施呢?有沒有這些下游及後方的支持更是讓這個永續概念延續下去的關鍵。
土地供應泰雅族人生活的一切根基,在泰雅部落裡所看到的自然農法是遵循土地倫理的最佳寫照,該部落族人將土地利用型態的核心放在土地健康上,這股意識是推動生態永續不可少的一環,從念頭興起到登上市面的過程中那些挫折也讓我們看到許多不足的地方,也正是學習的價值。今日的成功建立在原住民地緣性、同質性高的條件下所擁有的社區意識的凝聚,倘若條件建立在我們城市人生活的大社區,又會是另一種更複雜的挑戰,也因此看出永續的集體意識在現今社會有很大潛在的重要性。
另外附上有關於台灣原住民各部落社區永續營造的介紹參考:
原住民族季刊 冬季號 2011 n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