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大雨滂礡的早晨,我們來到了正濱教會,老師小時候成長的地方,聽著老師述說小時候的故事。這裡曾經是基隆的信義區,雖然土地十分的狹小,但日治時期政府仍選擇這裡開始興建第一座現代漁港,教會正對面甚至是魚棚,供剛卸貨的工人處理新鮮漁貨。在教會裡的每個角落,充滿著老師兒時的各種回憶,像是當時這附近維二的乒乓球桌,只要在節日時大家就會圍繞著這裡打著乒乓球、閒聊增進彼此感情,又或是放學寫功課遇到難題,教會就變成老師的專屬安親班,可以纏著年紀大的孩子請求教導。聖誕節時也會舉辦晚會,吃火鍋和交換禮物,凌晨12.也會沿著街道拜訪每個住戶,分享熱湯、點心等。老師也感嘆這些活動似乎在現在都看不到了,頂多在山上的教會如上次尖石鄉的田浦教會才可見到。老實說我對老師小時大家聚在一起的記憶充滿著嚮往,畢竟在現代都市生活,大家都各過各的,加上科技進步資訊都從網路上取得,也因此不會和左鄰右舍聊天增進感情,人與人之間反而大多充滿著冷漠和不關心。這也讓我開始思考家的意義是什麼,是一處20、30坪,有家人陪伴的空間?或是僅和左鄰右舍熱絡,對稍遠處的其他居民卻仍充滿著陌生和冷漠?抑或是整條街甚至是區,能夠和居民們產生出凝聚力,如老師小時候如此?雖然每個人答案都不同,但我傾向第三個答案,正因為人與人之間的互相認識及幫助,才讓我會有產生家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