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六點多起床,台北這裡算是無風無雨,不過等到搭上客運,進入基隆之後,就真正見識到陰雨綿綿的基隆了。雖然雨不算大,但風卻是一陣一陣的颳,輕便的折疊傘實在是擋不太住。幸好教會門口是有騎樓的,而我們今天的走讀就在這樣的天氣下開始了。
基隆雖然是日本人來台後蓋的第一個現代漁港,但空間小,房子不大,大多數時候人們都不會宅在家中,而是待在外面工作或上學。正濱教會是老師小時候的家,放學後許多同學們都會幾進教會裡寫作業、學英語、或一起玩,儼然就像個免費的安親班,畢竟這裡是附近唯二有乒乓球桌的地方。
進入二樓,是講道的地方,下班後的大人們會來這裡集合,聽牧師傳道。而一年一次的聖誕晚會也是在這裡舉行,連不是信徒的人都會來這裡沾沾聖誕節的歡樂氣氛。往樓梯間走,會發現居然兩棟房子的樓梯間是打通連在一起的。主要因為基隆常下雨,以及鄰近山坡,地勢陡峭狹窄的緣故,才出現這種方便通行的做法。
走到教會屋頂,可以直接看到正濱漁港,並眺望到對岸的和平島,往屋頂的另外一邊看,可以發現教會與鄰近的建築是直接貼著山壁蓋的,因為基隆的空地不多,為了容納許多在這裡工作的家庭,只好與山海爭地,這附近便是把山壁挖掉之後貼著建起的。
靠近漁港旁邊有條鐵皮屋頂的走道,那裡是漁船卸貨的地方。早年生活工作不易,以前的居民會來撿漁工邊走邊掉下來的魚,雖然每次漁夫都會對著他們破口大罵,實際上不會要求他們將魚還回來,畢竟大家都是辛苦人,為了生活混口飯吃,所以漁工們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吧。
來到正濱的資訊站,老師藉由三樓的正濱地圖模型像我們介紹並串聯起早上走過的路。基隆在這幾年間幾乎沒有變化,保留了當年的純樸民情,但要和現在的大都會接軌,似乎又有些難度,不知道究竟算是好事或壞事呢?
吃完中餐後,我們在和平島上的西班牙諸聖教堂遺址集合。其實和平島下仍有更多區域含有其他遺跡,不過最終只有這個原先是停車場地址的地主點頭同意開挖,因為其他大部分都位於台船公司的地下,影響到別人的生意,也難免遭到拒絕。現場可以看到地下同時出現有石磚與紅磚,分別會是西班牙時期與日本時期的遺址。
最後我們開始要走回基隆,途中經過和平市場,原本市場的位置應該是在沙灘上,不過為了生活而填海造陸,把沙灘水泥化。走過和平橋,經過漁港另一邊,我們看到了修船廠和加油廠,也有其他觀光客在一旁悠閒的釣魚。最後我們在咖啡廳裡做總結,一邊停其他人分享課程的經驗,一邊喝飲料吃點心,結束了這次風風雨雨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