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這堂課的初衷就是希望可以走出熟悉的圈子,能夠對不同的生活「方式」進一步體驗和瞭解,包括當地的環境與生態,還有更重要的人文,重「新」認識這個地方,而這次去基隆也確實達成了目的。
過去我所認識的基隆好像是個總被雨困住、被過去的榮光困住的城市,灰暗又陰鬱整年潮濕的港口。基隆火車站新站的啟用及國光客運舊站拆除,市區似乎有了不同樣貌的可能,除了廟口夜市的美食以外,除去原有生活圈的需求:美食、觀光,是個不起眼的小地方。
八尺門水道
一開始經過的這片廢墟是緊鄰的阿根納造船廠。民國54年,美國阿根納遊艇公司,經台灣分區勘查,以台灣遊艇製造技術不亞於歐美,甚至成品在速度、安全與型式等各方面都超越歐美,決定成立台灣阿根納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生產遊艇。承租台金公司八尺門兩棟三層樓廠房與鄰近土地,據遊艇製造需求改建廠房、增購設備,結合當地製造技術,生產合乎世界標準玻璃纖維遊艇,銷往日本、香港、菲律賓與南美洲,創造地方就業機會、賺取外匯,成為績優的模範廠商。
李登輝總統曾巡視指示需改善在地原住民居住環境,與基隆港擴展交通見建設,基於商業考量。85年,阿根納公司註銷登記,廠房閒置荒廢,吊船架結構拆除,屋頂牆面被颱風破壞,漸漸裸露出今日所見僅存的三座主體結構。
港口
日本政府於 1921 年公佈商漁港分離政策後,原先在基隆港東岸排擠到商港發展的三沙灣漁港,便被計劃性的遷至靠近八尺門的正濱漁港,使得過去曾經是基隆聚落中心的和平島及其鄰近區域又再度發展起來。
正濱漁港在當時是臺灣最先進、完善的漁業產業專區,除現代化的漁業行政中心,還興築了漁民住宅、水產商船講習所、魚市糶場、貯冰及冰藏庫、燃料倉庫、空箱置場、給水所等設施;連帶周邊發展的造船廠、鐵工廠及冷凍廠等水產產業,直至 80 年代都仍具有相當規模。
鼎盛時期,港務局開辦過碼頭工人學校,訓練無數人成為一同見證基隆港市繁榮的勞動者;而後隨港口興起的貿易行、報關行、貨運行及委託行,幾十年間成為基隆商業的特色。
移工
碼頭邊上,一群不起眼的身影,是他們撐起了台灣漁業北海漁業的根基,與在地住民更是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沒有固定假日,隨時在漁船邊待命,貨物裝卸的人力來源有不少是來自基隆外的移工,港口周邊也發展出屬於他們族裔的文化,像是新住民開的印尼商店,漁會所開的穆斯林禱告室等,也為政府想將基隆港帶往觀光發展的路上增添了不同顏色。
在轉型海港未來出路的同時,可以看到與其他產業建構基層一樣,外籍漁工的生活空間與型態還在形塑的過程中,思考彼此之間如何找到共存的生活方式,或許是今日基隆的海港需要認真面對的挑戰。
潮間帶-----八斗子
換上防潮鞋,在吃過藍媽媽的海藻味之後,實地看看海藻是什麼樣子,很有必要。藻類是最低等的植物,沒有真正的根莖葉,有豐富的膠質。常見的藻類有藍綠藻、 綠藻、紅藻、褐藻。也靠光合作用製造養分,是潮間帶最主要的生產者。即使有穿防潮鞋,走在風化岩石上的每一步仍然很耗費心神,那些吃進口中的海藻有多得來不易。我們甚至連區分海藻的種類都有困難。
為此,我找了資料,希望提供後面到訪的人參考:
- 藍綠藻: 最原始的藻類,如巨大鞘絲藻。
- 綠藻: 因為所含的葉綠素的特性,必須在光線較強的地方才能作用,生活在比較淺的地方。如石蓴、腸滸苔、剛毛藻、蕨藻。
- 紅藻:可以分布的深度最深。如石花菜、珊瑚藻、紫菜。
- 褐藻: 分布深度介於綠藻和紅藻之間。如馬尾藻、螢光網地藻、團扇藻。
許多人可能一輩子都未曾出過海,卻不曾嘗過「海」的「味」。吹過海風,嘗過海鮮,但始終認為人與海的距離是遠的、是難以親近的。海港空間的打開,讓生活在現代的我們有了機會,一探海洋屬於基隆自身的海港歷史,思考屬於基隆未來的海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