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從建築與文物了解八斗子之發展史 

臺北醫學大學 醫技一 陳瀅茹

 

這次的基隆八斗子走讀課程是我第三次到基隆,雖然我的生活圈距離基隆不遠,但實際走訪的次數卻是屈指可數,甚至先前的經驗也只是前往基隆廟口夜市品嘗一些小吃而已。透過這次走讀課程,由從小在基隆生長且導覽經驗豐富的老師帶領我們深度認識基隆這塊土地,使我看見不同面向的基隆、看見不同於歷史課本上的基隆,也更加清楚地知道這塊土地在每個時代中的定位與它在時代變遷下所產生的轉變。

一整天的起始點就從我們當日的集合地-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開始。從外觀上來看,它就如同一般的美術館、博物館,同樣是現代建築,甚至站在建築物底下、從地平面的角度看去並未帶給我特別的記憶點或驚豔感,但一切的感觸與使我更想進一步探索的心情是從海科館的內部建築開始的。在日治時期,海科館的前身其實是火力發電廠,因為當時九份為採集煤礦的主要地,加上當時的八斗子其實是海溝(並不像我們現今看到的這般模樣),因此透過地緣上的緊密關係,於此可以達到提供火力發電所需燃料和冷卻水供應的需求而創建全臺第一座火力發電廠。位於附近的山區也為此建造纜車.廠區和日式宿舍來做為運輸.加工與員工的安居處,只不過很可惜的點是這些廠區與宿舍並未被保存下來,現在只能透過僅剩的幾塊磚瓦來想像當時的建築與生活型態。但海科館主館卻不同於以上的建築,它的內部裝潢是保留當時重工業的風格,像是發電機、排煙窗口和其他管線等。由這些被保留下的建築顛覆了我對於基隆的想像,不論是課本中的內容還是現今的樣貌,都讓我覺得基隆是一個港口.是座漁港,是個貿易的地方,從未想像過這裡曾經是發展重工業的重要地帶。我認為此舉和後續建築師將博物館顏色融入在地色彩,打造出灰.藍且為船與波浪造型之建築,這是另一種更高超的藝術。他藉由內部風格到外部造型的轉變就說明了不同時代下基隆在產業發展上的轉換,不須透過太多的文字.圖片說明就讓我們在潛移默化之中接收了這些訊息,完成一張基隆發展史之圖。

在下午的行程裡,我們則是走訪位於八斗街1號的土地公廟.在地魚寮和文物博物館。這三個地點都或多或少的保留一些在地文化與古歷史,像是這裡的土地公是帶著一頂十分華麗的官帽,因為在清領時期,這裡的礦坑時常發生意外而於此設置土地公廟,往後發生意外的頻率也下降不少而使清朝皇帝授予官位。在魚寮的部分則是可以看見些許海蝕地形.架高或使用咕咾石建造的房屋,透過肉眼的觀察來了解地形的變化與古時運用現有資源來建造房屋的方式,而且也一窺討海人的生活型態、如何做生意。最後,於文物博物館則是看見許多從清朝到中華民國政府遷臺早期漁民們所搭乘的船隻.所使用的器具與捕魚技術。這些收藏的過程可說是實屬不易,有些是民眾們傳承下來的文物,有些是館長特別跑遍全臺漁村,甚至前往福建請專門的師傅特別定製來利用模型重現原本的樣貌。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文物有三項,分別是毒魚、木製泳鏡與木雕魚餌。毒魚是一種捕捉熱帶魚的技術,它是將有毒物質溶入水中,讓魚昏迷,進而捕捉,但此方式可說是十分不環保.破壞生態。木製魚餌看似是個藝術品,它將木雕彩繪成近似小魚或蝦的樣貌,引誘其他魚隻上鉤,可說是兼具美觀與實用的一項器具。這些文物.建築.故事的保存都是使我們更加認識基隆這片土地,也是使我們更進一步地由不同的切入點去了解漁業發展的過程和整個八斗子實際上的變化。

結束今日的走讀課程,於回程的路途中靜下心去回想今日所看見的景象.所獲取到的資訊並進行反思。我發現我們時常在說「要永續發展」,但我們真的知道哪些層面是要永續經營的嗎?我們真的了解何謂永續嗎?現今我們談到「永續」這個詞,第一個聯想到的總是環境資源與經濟方面之間的結合,但卻少有人想到文化的保存。發展經濟與減少資源耗盡固然是重要之事,但文化的傳承.保留也同等重要,我們並不該忽略這一塊。我們生長在這片土地上,可能在自己的故鄉待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但當我們要向他人介紹故鄉的歷史背景.發展變遷與產業發展時,我們卻說不出來或只能說出教科書上的內容,這一切就好像我們對於自己的家園是個陌生人。也是因為我們對於文化、文物的保存普遍不夠重視,而導致鄉土語言慢慢地喪失,甚至因為現今是個國際化的時代,世界各地的文化來到臺灣發展,漸漸地也在此紮根。若是我們不保有自己的歷史文化.不將它們記錄下來,時間長久後,這些在這片土地上所孕育出的文化與發展將會從此消失在這世上,也無法再以其他方式復育了。在這次的走訪中,我們也看見不少即將消失或近乎消失的歷史紀錄,像是咕咾石屋.發電廠區的日式宿舍等,不免讓人感到可惜。於此也希望透過我們撰寫這些心得.些許的文字紀錄能為文化保存給予一些小小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