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其他同學來說,我對於基隆本身就有一定程度的認識,也不知這是優勢還是劣勢,起初我以為這次去會和我過往的每一次差不多,少了那份新鮮感,所以對原先對於這次的探訪期望並不高。
我自己本身算是個背包客,很愛帶著相機到處走。其實我是個很喜歡聽故事的人,不管是關於一個人,或是一個地方。我自己到一個新地方時,如果遇到當地有社區發展協會、或是一些小型的陳列館,就會走進去看看。但在個性上比較怕生一點,所以自己出去走跳的時候,如果沒有這些媒介,我也不敢直接找當地人攀談,很怕被當成怪人,因此往往就只能透過自身的觀察去認識當地,而比較缺少與人的互動。這種模式下缺少了人情味和溫度,且常常只能看到很表象的東西。
八斗子的潮間帶,有在地的生專家帶著我們辨認生物
但這兩天走下來,透過和老師、和信實哥、甚至和老師的爸爸聊天,有不同人的口述、站在不同人的觀點去認識基隆。不但多了許多和在當地人士互動的機會,也有專業的生態學家帶領,就能從不同的角度去看這個地方。
透過和老師聊天,我可以知道更多和平島的故事。像是過往的八尺門是原住民聚居處,甚至就和垃圾場比鄰而居,後來政府才興建海濱國宅改善環境等這類的事情,而一般的漢人小孩根本就不會到那一邊去玩耍。或許是這個原因,即使我阿嬤是基隆長大的小孩,但她也對於和平島也相當不熟悉。又或是八斗子的潮間帶,因為我本身不是生物學家,對海洋生物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如果是我自己去踩踏潮間帶,頂多就是泡腳、玩水,不可能會去仔細看看每個水坑裡的生物。
大夥兒聽著專家解說的樣子
下午大家在和平島取材,把大家手機裡有的素材拼貼成一幅藝術性的畫作。走踏的過程中,不得不說我很喜歡島上的一些街景。雖然路很小條、從專業的角度來看就是缺乏都市規劃,撇開超商不看的話,看起來像是一個被凍結在20年前的聚落,但我莫名的喜歡這種發展停滯的感覺。
街景。島上悠閒散步的人們
還有我最喜歡的電線杆
還記得在我分享完後,信實哥說他很訝異、也有點驚艷,有人會去注意路旁的電線桿有無地下化。其實我也覺得滿怪的,但我就是莫名喜歡去注意街景的一些不起眼的角落。路上的電線桿、停在電線上的燕子、搭配黃昏時泛紅的天空、以及路上散步的人,散發一種慵懶、緩慢、卻又祥和的氣氛。小時候看的日本卡通,電線桿以及麻雀常是作者取材的街景,或許看到這個景象讓我想起小時候吧。
創作。就是只有創作者本身有辦法解釋的東西
除此之外,這次有幸住在老師的家裡,也是很難得的經驗。老師的家被中正路和正濱漁港包夾,一旁還是漁會,聽老一輩的說這個位子過去可以說是車水馬龍,從漁港旁看出去的整排鐵皮屋就可以略知一二。從老師家的頂樓看出去,所謂”我家門前有小河,喔不對,是我家門前有大海,後面有山坡”,腳下的商店、前方的漁港,還有遠一點的和平島盡收眼底。
看著一排閒置的老房子,就可以推估當時漁船進港,船工忙著卸貨、打理身體、吃東西、娛樂的光景。如今經濟結構改變,東北角一帶的近海漁獲不若以前豐富,捕魚的人也少很多,那些曾經熱鬧的鐵皮屋,如今人去樓空,只剩幾間小店稀稀落落的招呼著我們這些不速之客。
在老師家樓上,老師正在介紹附近的各種地標,還有以前的故事
在老師的推薦下,我們到一間賣鹹粥的小店吃早餐。比較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老闆對老師都以教授稱呼,聽老師說和老闆是舊識了,但老闆對老師的稱呼還是如此的”特別”,我想或許這種比較傳統的地方,對知識分子還是會有一份敬重吧。
第二天的教會令我印象深刻。或許是我過去幾乎沒有到長老教會的關係,過去我對教會的印象往往是大家都非常文雅、有水準、有教養、有品味,但卻讓我這種草根性很強(?)的小孩感到很陌生,雖然人都很好,卻讓我難以融入、親近。
而這次的長老教會,卻是用我熟悉的台語,我看台上講道的牧師、教會的弟兄姊妹,就像在看一個我親近的長輩一般。中午吃飯的環節尤其喜歡,雖然吵得跟菜市場一樣,但我是我熟悉的氛圍,也是我喜歡的感覺。他讓我想到和家裡長輩吃飯的樣子、讓我想到過年到廟裡拜拜、吃廟裡準備的湯圓鹹粥的那些記憶。雖然信仰不太一樣,可是我不會因為信仰不同,而和他們感到有距離、或是任何的不舒服,即便我在聽牧師講道、傳福音的時候依然如此。這樣的氛圍下,我非常快樂、滿足地享用這份愛餐,同時聽了老師的爸爸講述他一生的故事。
教會的李龍門弟兄分享以前海大正濱人的故事
整體來說,這兩天收穫滿滿。我是個愛聽故事的人,對我來說,這幾天是多聽了好幾則故事,不論是人的故事,還是聚落的。我覺得,老師正在用他的方法去梳理他對正濱的一些故事、記憶,讓更多人能夠去認識這個平凡卻又不平凡的漁港。
而我也認識了一群友善的同學,並和原本系上的朋友變得更熟更好。這堂課,一次滿足了我對知識、美食、玩樂、還有社交的渴望,謝謝老師和助教們用心的準備,也讓我更期待五月上山的日子。
老師、助教、和好partner們。
希望我們感情能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