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的肆虐下,沒辦法跟著老師上山體驗泰雅文化,但老師用心的線上走讀課程也帶給我不一樣的學習,雖然不能夠親身體驗,從老師的文章和影片中,也讓我對大開眼界,原來原住民的文化並不是這麼遙不可及的,也讓我感受山上帶給人的平靜。
和解廣場:泰雅族流域遷徙大冰箱
Sbalay不僅是種儀式,更深層的意思是挖掘真相。
從前,兩個族群因為打獵時誤傷了對方,加上當時日治時期日本人的挑撥離間,讓本是少數民族的同胞引起內鬨,最終大家了解同個民族間的互相殘殺並不會對彼此有所幫助,也就此和解。
和解廣場的名稱從何而來?老師道出,之前政府想在石門水庫的上游新增焚化爐,而遭當地居民和反駁,也說道泰雅族並不是為反而反,而是政府沒有進行環境評估,也沒有真正與當地居民溝通,最終大家整合意見,在和解廣場進行sbalay。這個例子就讓我想到,人類常常因為多數人的利益而犧牲掉少數人的權益,山是屬於原住民的家園,若沒有進行妥善的環境評估,不僅迫害當地居民的權益,甚至可能影響整個生態,這也讓我理解了資本主義的自私。
小米田:今昔大不同主流市場經濟與文化衝擊
從前一塊土地,種植許多不同品種的植物,而這塊土地僅供應一家人或一個村落的食物來源。對應到今天耕作的單一經濟作物,為了更有效率且統一的採收方式,土地的利用變成讓居民拿去換取金錢,再去外地買食物回到家中,不禁讓人感嘆時代的變遷。然而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師說到原住民跟現代人不同的耕作方式,現代人在耕作時,是以金錢為利益,不斷的施肥等等,使土地不斷的利用,沒有休息時間。相反的,原住民利用游耕的方式,採收完成後就讓土地休息數年,再去尋找其他地方耕地,這讓我體認到了原住民對這片土地的珍視,尊重大自然,這也是我最敬佩他們的原因。
看完了線上走讀的影片後,我對泰雅族有更深刻的了解,不同於以往教科書上的知識,而是更深入地了解當地的日常,打獵、耕種、歷史、儀式等等。期望原住民的文化能繼續保留,讓世界看到這些與自然共存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