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大稻埕的走讀活動從早上九點到中午十二點。原本以為這是一段很長的時間,沒想到要認識一個地方,三小時是遠遠不足的。過去我所知道的大稻埕就是一個歷史課本會出現的繁華一時的城鎮,我以為知道茶葉、港口、老街就是了解大稻埕了。然而,三小時的走讀活動,幾乎沒有一個地點、文化知識、歷史故事是我聽過的,包括同安人從艋舺遷移至大稻埕的歷史、老街上房子的雕刻與建造方式、慈聖宮前面熱鬧的小吃攤,這些都是我不曾深入了解的,但是這些過去人們生活的痕跡,才是真正構成大稻埕的拼圖,而非那些讓我們自以為認識一個地方,實際只是模糊地概括了表面的標籤。尤其在導覽的解說下,我們不再是以一個遊客的角度去走馬看花、吃美食,而是身歷其境的學習,連結當地的歷史記憶與現今城市樣貌,用我們的所有感官感受我們與該地正產生的交流和連結。
下午兩點至五點則是參觀了士林科教館的常設展「找家」。其中人與自然的關係、到底什麼是家、家又為何重要是我在參觀後最有感觸的重點。從電扶梯一抵達四樓,清脆如蟬鳴唧唧、溪流潺潺的聲音已流淌在整個空間,當下我只覺得這展場佈置得很特別、很好看。第一次遊覽是完全自由的,由我們自己走完整個展覽。初覽後我覺得最印象深刻的是放大的昆蟲口器,單純就是因為他噁心到讓我無法忘記;我對整個展覽的初步印象也是好看的展品很多、樹很高、動物長得很神奇。而在所有人分享過後,我們再次從頭開始觀展,而這次是由老師作為導覽員為我們解說。從一開始為什麼是以墨斗、製作糕餅的模具作為聲音來源,到最後、也是我整個觀展後最喜歡的畫中畫,讓我更明白了這個展覽除了放出驚人的標本模型之外,更深層的內涵意義。回到最開始,也就是進入展區之前老師問的問題:什麼是自然?我原本認為自然和人工是相反的概念:人所製造出的一切和自然產生的當然不同。可是在老師提出“人無法脫離自然”後,我才意識到剛才的想法,代表我們平時習慣把自己和動植物、環境分開,就想是最後畫中畫的中央小圖一樣:人類的居住地和擁有豐富生態的地區—也就是我們平時定義的大自然—界線越來越明顯,陪伴我們的,只剩下蟑螂。我們以為人類獨立於自然之外、人類的生存空間註定和其他動物不相容,因此我們極力守護我們的「家」,將其他可能影響秩序的物種排除在外,導致我們的「家」越來越小、越來越狹隘,若是再繼續惡化自然和我們的關係,我們最終也將流離失所、再也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連結到我們閉上眼睛聆聽人造環境聲時的感受,我認為當下的氣氛是平靜安定的,這也對應到老師提到:人的本性會追求自然。因此,要我們更靠近自然絕非難事,只要我們把對「家」的定義放寬、容納生態的多樣性,我們就能從畫中畫的小圖漸漸邁向和自然和諧共存的大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