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需要甚麼樣的家園—安居之所?這樣的安居之所具有甚麼樣的內涵和哲學基礎?
家的內涵,這件事所依仗的事情很多,地貌、環境、人文、風俗,基隆時漁港的雨、九份時的街弄小道、我的家南港的以往對於鐵道的記憶、線上走訪泰雅部落的小米田復甦,這些的種種都蘊含了不同的家的記憶,在這之中家的探索、每次的「離家」,收穫的不只是現今所視,也積累了先人的瑰寶,遺跡、古文物、抑或是傳承下來的儀式、經驗、語言,都在離家中默默吸收進自己的記憶,進而更加濃厚,像是在基隆時,老師帶領我們走了一些地方,潮間帶的生機、古時記憶與智慧、食物佳餚的體會,這些都是在那裏獨有的,當你去往其他區域你體會到的人、事、景,儘管有些許地方雷同也不盡相像,這也建構了每個與眾不同,也就是每個人不同的家。
安居之所,人在地球上不管是不是定點活動,對我而言都如同隨波逐流、漂泊在汪洋中,那所謂的安居之處,在每個人的經驗中都大相逕庭,而我還是處於漂泊的狀態。有些人可能會認為出生之家庭乃是安居之所,我認為那僅僅是搜索的開端,當你打從心底的關心、觀看周遭,開始思考我能為這個區域、環境做些甚麼之時,應該才是我心中所謂的安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