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關鍵字來形容這趟霧峰之旅的話,都讓我想起許多同學所選的一個--「韌性」,用韌性二字來形容霧峰真的是十分的貼切,不管是林獻堂生生在割讓台灣後離開家園前往泉州避難,年紀輕輕的林獻堂卻被托付了家族延續的重擔,最後重返台灣並致力於喚醒人們的民族意識的偉業,還是台灣史上數一數二的浩劫「921大地震」使得霧峰慘遭毀滅性的打擊,但在跌倒的地方原地再起,重新的重建自己的家園,不管從哪個角度,但能看出霧峰人那深深的扎根於心的韌性。
大浩劫921地震在全國各地及台灣人心中都留下了難以抹滅的傷痕,其中又以中部最為嚴重,連宮保第都毀於其中,從921博物館中看到崩塌石岡灞、光復國中校區、車籠埔斷層,各個保存下來的場景都在講述著當時地震的威力及災過的悲劇,但霧峰人的韌性卻非同小可,在一片杯盤狼藉、家破人亡、滿載著痛苦回憶的地方,並沒有就此放棄且遷村,而是更加站穩腳步,比以往更加深根於此,下次不管再來多強勁的烈風,依然能穩定的抓住地面來渡過難關。
在趕行程的最後,光復新村的眷春水果冰吃冰時,或許是他看我一個人,或只是想找人聊天罷了,與別桌的同樣是一個人的老人家聊了起來,我就有談到921當時的情況,聽著老人家講述當時是多麼驚心動魄,再搭配剛看到地震博物館的場景,真的是十分有感,雖然老人家講的話混了不少台語,使我約有3~4成聽不太懂,但那句「因為這裡就是我的家鄉,沒法豆啊(台語)」讓我銘記在心,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跌倒是每個人都會發生的,不管是摔得多慘,還是在地下倒了多久,但只要最後有爬起來,都能繼續地向前邁進,不管怎麼的淒慘,都只能向前看,畢竟未來只在前方,讓別人看看我們的遇到挫折依舊不輕言放棄的「韌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