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到基隆集合,所以早上的一大早我們就起床準備,轉很多車後來到的正濱教會,這個天氣我們光是從轉運站到教會五分鐘路程就已經快要受不了了,因為正逢寒流來,而且還下著雨,處在台灣最北部的基隆風超大,雨傘甚至還開花了好幾次。不過畢竟這堂課是走讀課程,所以在戶外走動還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們就頂著大風和寒冷開始我們的走讀課。
一開始的集合地點是正濱教會,也是林益仁老師舊家,因此出發走讀之前,我們就在教會中聽著老師說著他的對這個地方的回憶,像是上放學時間的免費安親班、聖誕節回憶等等的,我覺得這些故事是真的很有趣,聽著一個人對一個地方的回憶比起一般的年代事件表,其實更有價值,因為除了是單純的發生什麼事件以外,更重要的是其中的感情和想法,是沒有其他人可以複製的,只屬於一個人的寶藏。
之後我們開始我們的基隆走讀,沿路經過漁會大樓、漁港,最後到烏龍派出所,沿路上也是聽到了很多的過去時代的故事,其中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漁工在下漁獲的時候會不小心掉了幾隻魚,然後一些婦女就會跟在後面撿拾,以溫飽她們的家庭,偶爾漁工會假裝不小心打翻整桶的魚讓她們去撿,其實聽起來蠻感動的,因為其實每一條魚都是可以賣到不少錢的,但他們也體諒到婦女們的辛苦家庭,互相幫忙,這應該是只有早期的社會才會出現的景象,人們熱心溫暖互助的美好時代。在烏龍派出所中,我們也看到了整個正濱漁港和和平島的立體圖,透過立體圖可以幫助地理方向感不好的我比較了解整個地理的相對位置,也才知道原來九份的煤礦也是透過鐵路運到這裡來的。
下午我們自己跟著導航來到了西班牙人的考古遺址,底下居然是當時西班牙人的諸聖教堂遺址,但是聽說最一開始遺址的上面是一座停車場,把停車場挖掉後下面才是考古遺址,而後就引發居民不滿,居民認為停車場應該比死人骨頭和就牆壁重要吧???畢竟考古遺址對他們來說根本沒用,甚至還引起抗議,但我認為停車場再蓋就有,但是考古遺址能夠帶我們認識台灣以前的樣貌,確實對當地居民的生計來說可能是沒什麼用,但對想了解台灣過去的人來說可能是無價的,另外,其實考古遺址也能帶來人潮、觀光業,像我們之所以會到那一塊去走讀,也是拖了個考古遺址的福。
在最後我們走到了一間咖啡店,小小的,但卻很溫馨,還有用蓬萊米製作的蛋糕和餅乾,讓我們能在這麼冷的天氣裡面取暖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