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個陰天的早晨,我們在海科館片前集合,雖然在抱怨著風很大的基隆,但聽過老師的解釋才知道,那甚至是這兩個陰雨天以來天氣最好的一天。老師帶我們介紹了海科館從前的歷史。一般觀光客只會對於為什麼海科館跟其他科教館不一樣,外型一點都不吸引人,呈現灰灰髒髒的感覺,卻未曾想過那是海科館的特色,成載了基隆當地文化發展的歷史面貌。原來基隆海科館的前身是火力發電廠,是在日治時期便已經落成的,在國民政府來台灣之後又擴建廠房,在1983年之後已不再使用。為了撿賞廢棄建築物的浪費,於是市政府向台電租借廠房並撥款給教育部,興建而成的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對於現今廢棄物滿天飛的社會來說,是一項友善環境且可以富有教育意義的方法。除了海科館本身的展覽之外,也推動了以人與自然共生、人與歷史接軌、科技與人文融合的使命。由高處往下觀察可以發現許多現代海岸線漁港必備的元素:加冰、加油、加水。遠遠的另外一邊有兩三座灰黑色的圓柱體,是用來裝在漁船出港時需要油品的燃料。而往近看一點,可以發現製冰廠,是為了在漁獲捕撈起來之後可以保持新鮮避免腐爛,因此需要在附近設置製冰廠供給使用。加水站也在不遠處待命。往下看也可以看到許多黑色的拖網在地上,老師向我們解釋了為什麼拖網大多是橘紅色及黑色,是因為在水裡面後,光便無法反射出橘紅色,在水底便會都呈現黑色而不會引起魚兒的警覺性。我們後來來到了區域探索館的二樓,那邊有展出海洋大學正在研究的風力發電模型。
隨後我們跟著老師開始往山上走,下著微微小雨,卻可以發現整個往山坡上的階梯像是河流一樣,水不停地由高處往低處流,甚至平台與階梯都已經長出青苔,走路稍有不慎或是走太快都有可能會滑倒。沿途老師也向我們介紹了北部方電廠的歷史以及現今保存的地基,透過豎立在地機旁邊的照片牆可以看到,在日治時期即民國時期北部火力發電廠的興盛,以及當時發電廠員工的宿舍群,透過以發電廠為中心的模式,形成一個自給自足的完生活圈。隨著風雨越來越大,我們走到了山頂的容軒園區,可以望見海灣以及基隆嶼,風景很美,空氣也很好,可以將整個八斗子的山與海一起涵蓋在眼裡,當然也包括長灘漁港以及剛剛參觀的海科館。沿路上可以看見許多珊瑚石作為房屋建材或是屏障。
在中午休息時間,我們來到了山下的一個市場,來到基隆,當然就是要去品嚐一下海鮮才夠味,老師語帶保留告訴我們可以在點菜的時候留意一下,如果遇到了奇怪的名稱也不用怕,可以點點看。果然,在點菜的時候,就有發現一道奇怪的名稱——吉古拉。「啊!肯定就是這個沒錯!」雖然這麼想,但還是先上網查看一下所謂吉古拉究竟是何方神聖,發現是魚漿製作而成之後也放寬心的叫一份享用。吉古拉吃起來就像是介於竹輪跟甜不辣之間的感覺,又有點像是韓國魚糕的口感,鹹鹹的配上甜辣醬,綜合起來也是十分順口。
下午我們沿著小巷來到了非常有名的杜家古厝,除了門面是日治時期由紅磚牆砌造而成之外,房子的壁面都是在日治時期之前由咕咾石堆砌而成。一路一直走來,也看見咕咾石堆砌的牆面、遺址,對從前的人感到非常的敬佩,不須、也不能使用形狀完整的磚頭,卻可以用就地取材的方式,透過不同角度將形狀不同的咕咾石對砌成不會被風吹而倒的牆面。這也便是早期人們為了生活而習得的智慧。
最後,我們有幸來到了八斗子漁村博物館,不同於海科館,這裡就像夏禾老師的家一樣,十分溫馨,充滿了生活氣息的博物館。館長非常熱情的招呼我們,在等待講義準備的期間,邀請我們自由參觀館內的各式收藏。就好像走進黑白的討海電影一樣,木製的蛙鏡、魚鉤假餌、浮標等討海用具琳瑯滿目,讓人看到好不吃驚。館長向我們介紹八斗子漁業的四大時期,以及許多捕魚的配置、方法。最有印象的是他們在農曆的13號至18號不會出海,因為那幾日正值滿月時期,月光太亮會導致魚群的向光性無法被船上的火把吸引。在人力為主的年代,出海捕魚通常會需要三艘船隻一起,一組需4到6人合作,但一個家庭要去哪裡找來那麼多人一起出海,除了街訪鄰居一起出海之外,許多八斗子居民會使用招贅的方式將男丁帶回來一起捕魚。在向館長提問環節的時候,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木製的蛙鏡。從前年代,下海捕魚的蛙鏡是討海人自己去刻製而成的,在刻製出一定型狀之後找到玻璃裝上去。聽完館長繪聲繪影的講解,以及他自己從零開始復刻這些文物的心路歷程,我感到非常的敬佩,在沒有政府補助的情況下,到處透過自己的力量,只為了傳承漁人文化給後世的子弟,那份堅持與感動,透過館長的文物呈現,穿過了物體本身傳達到我們身上。正是因為有他們不求回報的努力,才讓我們得以親眼見證到從前人們生活的用品以及他們可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