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時代洪流夾擠的漁港
差不多半個世紀之前,基隆因為豐沛的漁獲量,吸引了大量的勞力移入,為這個北台灣早期開發起點再次迎來的繁盛。隨著漁船滿載入港,半夜人聲鼎沸,到處飄泊的族群都到此地打拚。加熱保存漁獲的魚寮林立,接連供應漁工生活的產業也相應而生,整個城市的發展都環繞在漁港。但是現在基隆,在北北基當中像是附帶品,年輕人口都是向外流失,榮景不再。縱使是個漁、商、軍三港都存在的基隆,但隨著漁獲量的銳減,整體的生產力都下降。商港、軍港都是對於市井小民無感的存在,在港邊整排的攤販,也只剩下零星營業。城市百業蕭條,但其中許多痕跡可以看出繁盛的端倪。
初來乍到基隆,聞著海洋的氣味,行走在街坊間,有一種奇妙的感覺,基隆她既是鄉下又是城市。路途上的風景,比起便利商店,柑仔店的比例更多;公車的班次總是在往台北去;路途間都散發著緩慢的氣氛,遇到的路人也以老年人居多;入夜後,路燈也只能貢獻一點綿薄光芒。但是,道路並不怎麼寬敞;建築裡的格局更是狹窄的不可思議;到了火車站附近時,卻又可以看到車水馬龍,燈火通明。這些確實讓我感覺到這座城市曾經速迅的膨脹,又迅速的萎縮,並且現在已成為一個衛星都市。
漁業使得基隆曾經膨脹。打漁使得不少人家致富,建設了許多華麗的三合院;吸引了不是基隆「原住民」的原住民──來自東部尋求工作的阿美族,在此處打漁扎根。在港口附近,有了一整排的鐵皮屋的攤販,販賣著給勞工伙食。為了應付大量的體力消耗,早餐習慣端出能夠迅速補給能量的鹹粥和大量熱量又耐餓的炸紅燒肉。社區的中心環繞在媽祖廟,祈求出海昌順,四處也有酬神還願用的戲台。老師的爺爺奶奶,也是在港邊經營起雜貨店,提供生活五金。那時候的社會氣息,是個肯努力就能夠賺錢的日子,不會輕鬆,但所有的付出不會背叛自己。有著大量移入人口,而又有足夠的錢財養活下一代,房屋的需求也在上升。然後基隆依山傍海,腹地不大,所以每棟建築物的格局也不大。接著正濱教會為了莘莘學子擴建其宿舍,率先挖山整地。不巧,有不肖建商東施效顰,沒有考慮地形順逆向坡的問題,隨意挖去山腳,釀成人禍。曾經漂亮的海岸,因為開始填海造陸逐漸消失;孕育大量物種的潮間帶,因為大量人口的激增,堆積了許多人為垃圾。
緊接著,過度打漁,使得漁場萎縮,近海漁業幾乎凋零。曾經的特色「魚寮」,也只剩下一間在持續用大鑊煮熟漁獲。廣袤的土地與華麗的豪居經過多代繼承,繼承人繁不可數,但是土地本身已經失去吸引力,成為無人處理的燙手山芋,蚊蟲滋虐的廢墟。緊鄰漁港的攤位,鐵捲門拉下,似乎不會再次為誰而開。製造許多海上猛獸的阿根納造船廠,也是兔死狗烹淪為廢墟。海邊綠色的大球油漆剝落,大多數的功能已經停擺。支撐漁船動力的儲油槽,唇亡齒寒,只剩下一顆在運作。建築工地,遭到棄置,時來運轉,再度成為海鳥的天堂。
原本是一個典型的沒落都市,不可避免的人口流失,急速老化。不知道什麼樣的緣由,我在此行中,看到了人類與自然的生命力在重新灌注。是在「北」漂過程中迷茫了?響應政府的地方創生?還是那一個對於自己出身土地、海洋、山河氣息,不可抹滅的連結?在意自己的「生態」、自己的家而回流嗎?我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現在不只年輕人,許多當地人都展現出對於家鄉的熱愛與堅持。在第一天的行程,我們拎著傳統、稀有但努力維持傳承的草鞋,從街坊裡出發,看到曾經的戲台、已無人煙的磚屋豪宅,但是也有進入小而巧,微而滿,充滿基隆文化歷史的博物館,走到曾經滿是垃圾的潮間帶。老師在路上除了講解當地人文歷史軌跡,也有拿出他的寶貝化石跟我們分享。在潮間帶,老師維持博學而愜意的態度,帶領我們欣賞不同生物的美麗。我穿著草鞋,讓海流穿過我的腳趾間,用足底感受石頭的形狀;迎著海風,聞著海味,聽著海歌,看著眼前生物的繽紛鮮豔。助教信實,八斗子的當地人,跟我們分享這裡曾經被垃圾遍布,但如今恢復美貌,語中流露出欣慰。在這一天裡,我感受到基隆的輪廓,以及正在復甦的生命力。
晚上開去市中心買出名的豆花當夜宵,到老師家借宿一宿,隔天再吃鹹粥當早餐。在課程之外的時間,以另外一種角度,感受基隆如今面貌。第二天則時整日當在正彬教會,從教會的角度,閱讀區域的變化。老師希望我們與信徒一同上禮拜後,再訪問他們,藉此了解基隆。先藉由一起經歷活動,來貼近與他們的距離,訪問時得已敞開心扉。我對於這個作法為之讚嘆,是個田野調查的好做法。如果說第一天是感受到基隆的改變,那在正濱教會的體驗,更像是理解宗教如何在善變的時代洪流裡,成為凝聚人心不變的力量。最後的活動,則是透過共買、共主、共食的手法,匯聚了這堂課的所有人,為行程劃下句點。在餐桌之上,我們有著來自不同學校科系的人,原本想法有著各自的桎梏,但在用餐完畢後,彼此有著更多的理解與包容。
這趟基隆行,我看到自己被限制住的想法、基隆她的古往今來,以及正在匯聚的能量。居民、自然,還有我自己與別人聯繫的能量。
我在深夜裡離開這座被時代洪流夾擠的漁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