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與人的不滿比喻為熱能。若是將鍋蓋鎖緊的壓力鍋內持續加熱,累積壓力,最後會爆炸。此時,如果將鍋蓋打開,雖然滾燙的水會沿著鍋邊流出來,但至少開始釋放了。
兩個同為泰雅族部落當年因殖民的日本人挑撥離間,互相砍殺傷亡上百人,從此,兩個部落成為世仇。幾十年後的今天,因為更大的敵人而團結,蓋水庫的災難迫在眼前,兩個部落捍衛共同的家園,決定在合解廣場上花了幾天的時間,進行群體的醫治,就像是把壓力鍋的鍋蓋打開一樣。面對問題需要非常大的勇氣,但壓力釋放完後終究會降溫,壓力鍋慢慢地不再滾燙。當我聽到這段歷史的時候,讓生在日本式教育習慣相敬如賓的家庭長大的我,感動得無法自我。感動是因為,終於見到自己心中理想的人際關係樣貌真正實踐的案例。
漢人文化圈長大的我們從小被教育「以和為貴」、「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忍,是美德」,其中隱含著:坦承感受是沒有教養的行為。我們善於隱忍、順從、假裝沒事、「就算了吧!」,這些都是持續讓關係不再連結,導致最後共修停止的行為。業障並沒有被消除。常常發生的結局,就是某一方情緒再也壓抑不住最後爆發,就像是壓力鍋的爆炸。會爆炸是因為隱忍的傷口一點一點累積,覺得自己的忍耐是為對方的好,對方虧欠自己累積越來越多,最後受傷的心靈引出報復之心,逼使鍋子爆炸。我們誤以為報復的方式可以平復被害者的心理,實際上不是不可行的,能量會一次一次反彈。這樣的反彈,冤冤相報是無法了的。
《控訴獨裁者》是一部位於非洲查德共和國轉型正義紀錄片,電影最一個場景是在法院開庭審判日,主說持者:「今天,我們抱持著追求正義的態度,而非報復的心態,來進行這場審判。」還沒理解修復式正義的智慧的人可能會困惑,追求正義不就是報復嗎?要如何「不報復」的「追求正義」?
在《新關係花園》的一書裡談到,將所有感受傾倒出來,像是把壓力鍋的鍋蓋打開,並且必須是在當事人面前,目的是為了感知彼此。坦承自己的痛苦,並不是為了懲罰對方,也不是將對方坦承的內容作為把柄,而是一個停止繼續自我投射在對方身上,停止自以為刑法的執行可以阻止再犯,進入理解彼此過程的開始。這個過程必須以信任做為基礎,假設任一方將坦承的內容拿來定罪其中一方,將會失去信任,無法繼續共修。此書是在談親密關係民主化,但我認為套在群體的治療也適用。負面情緒不是垃圾,不應該「將其燒掉即可」的態度看待,燒完還有爐渣,不可能完全毫無痕跡的憑空銷毀。反倒若是將負面情緒妥善回收,最後可以分解化為土壤成為彼此成長的養分。
對於泰雅族的和解文化,我除了感動,還很感慨,比漢人文化更文明的和解方式,我卻今天才知道,而且我的族群的人們、長輩居然不懂遑論學習。〈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下,我們受盡了大浪帶來的各種痛苦,另一方面,文化自傲使我們盲目地遮起自己的眼睛,成了文化霸權,忘卻從文化交流的浪花中尋找美麗的貝殼,沒有享受到任何全球化的美好果實。這是傲慢的結果。紐西蘭向毛利人學習和解的方式,成為有能力感知自己的成熟靈魂,並且知道如何不帶報復心態地表達自我,療育群體。
其他過去還沒撫平的,包含日本人與族人過去的殖民、過去幾百年漢人對原住民的暴力、近代的政策不妥還需要的轉型正義,還有現在我們〈享受現代美式生活的人〉享有的物質,是建立在掠奪空氣、掠奪土地、還有部落許多青年勞動力而來。有待我們開始開啟療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