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找家的起點,科教館與大稻埕。

臺北醫學大學藥學系一年級 吳宛芸

 

這是我時隔八年再次踏入科教館。我會在空閒時間參觀美術展及攝影展,卻不會主動參觀科學方面的展覽,因此,我很感謝這堂走讀之旅,讓我重新接觸科學,然後瞭解、反思,再思考自己從日常生活中能付出什麼努力,付諸實踐,我想這樣我就賦予這趟旅程意義了。

一走進《找家:Homing》的展場,映入眼簾的是一片深藍,耳畔傳入那種身處在山林裡會聽到的天然交響樂,各種音軌重疊在一起卻給人清新感。益仁老師請我們閉上眼睛聆聽,我聽到展場內的腳步聲、鳥叫、蟲鳴、樹葉摩擦的沙沙聲、溪水聲......後來在得知展場內的背景音是人為製作的,但取材來自大自然(樹枝、石頭、木材......),真的出乎意料。原來人類活動和大自然的關係密不可分,我們幾乎不能夠脫離大自然而順利生存。

過程當中,我一直與芷蓁待著,她與我分享自己定期都會拜訪臺北市立動物園的故事,隔著玻璃,她都會說:「這是不是叫......?」然後我們在一起閱讀說明,然後她答對了,這種情況就不斷巡迴著,不難知道她對於動物的那份熱愛與珍惜。羊駝、緬甸蟒、長毛象、歐亞猞猁、獼猴、台灣衫、各種蕨類,其實展場內還有很多物種,無論是已絕種、瀕危種、普通種,牠們與我的日常的距離看似很遙遠,實際上卻息息相關。剛好我最近走訪世界新聞攝影展,有一組攝影作品《人虎衝突》,約十個馬哈拉施特拉邦居民用擔架扛著一隻已經死亡的孟加拉虎,攝影師特別將畫面的色彩飽和度調到最低,更顯無力與冷漠。不曾與孟加拉虎生活在一個國家我們極力呼籲要愛護動物,並視獵殺行為為犯罪,但更仔細去思考,我們也須為這場人虎衝突負責任,因為我們過度取用屬於老虎們的棲地資源而不自知。若是人類沒有意識到生態多樣性的重要,那麼置於展場裡的這些物種,恐怕只會越來越多。

邁入展場的尾端,空間明亮,淡黃色的牆面給人活潑、復甦感,我看見泰雅族人Pagung積極復甦小米,因石虎命喪車輪下的情形過於頻繁,動保人士啟動全球路殺調查網絡計畫 (Global Roadkill Network Program)以維護動物生存權並頗具成效。不只是這些在陸地上的物種,包含海底生物,如:軟絲,有專業人員潛入高雄茂林濁口溪口,記錄軟絲復育的情形,並將過程詳細的紀錄在觀察日誌中,此時我強烈感受到人與動物的連結,也很開心,因為有一群人正熱烈的投入保育行動當中。

以《與大自然和諧共生》做為結尾,創作者在理想中的生活空間想像上還加了一個長方框,裡面描繪現實的空間分佈極度不均,此框還用玻璃隔著,給了我距離感。的確,現今我們與其他物種的距離實在太遙遠,遙遠到我們對其他物種的現況一無所知,缺乏與大自然和諧共存的意識。我喜歡養貓、養狗、養魚......養各種寵物,但這並不代表我擁有生態多樣性的正確認知,也不清楚哪些行為對其他物種造成的影響。透過此次走訪科教館,讓我開始認識並意識到人類與自然的連結。

稍作休息後,我來到大稻埕。一出大橋頭捷運站就感受到不一樣的氣氛,雖大稻埕在都市,卻因其過往的發展興衰,呈現有別於高樓大廈的懷舊氣息,在矗立在街道旁的十連棟、斑駁的女兒牆以及被保留下來的商號上猶能嗅得。十連棟並沒有被拿來作任何用途,只是靜靜地站在那裡,也給了我堅強之感,因其身後便是高達數層的現代大廈。我是台北人,我也來過「大稻埕」很多遍,卻從來不知道大稻埕的範圍究竟有多廣,每次來也都是走馬看花,不曾留意建築的雕刻工法及其寓意。

從人潮較少的迪化街北端出發,導覽員首先介紹「騎樓立面」,我也曾經在龍山寺那裡看見類似的建築。這是前些年住戶與政府方協議中遇保留下來的歷史建築,十連棟是由當時六個大家族結合而成,當時靠著經營各種商業在地方立足,我可以想像得到那時候這裡的人聲鼎沸,過往的輝煌與繁榮因如今的沒落更顯珍貴。

這裡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建築,像是台灣第一家補習班、新慶利碾米廠,從這些建築都能夠大概在心裡描繪這裡曾經的風景,肯定很風光,就像現在101商圈吧!現在有一些店家的進駐,我認為這是一件好事,因為可以帶來人潮,讓這個地方增加曝光的機率。

在家的輪廓尚未清晰前,我想主動接觸一個地方的興衰歷史,應能讓我們在找家的過程中,明朗而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