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馬告、櫸木、扁柏及內化制約

北藝大 萬志軒

· 2022線上課程【泰雅人與生態的故事】

在三場演講中,先是提到香料馬告,再從櫸木事件延伸到扁柏的盜砍事件,這三種物種中間存在的隱寓及關連其實都很直接成立某種關係對立面,不論是國家法律面對部落律法Gaga或是國家公園的成立與否我想都不是扁平的問題。當然論及山老鼠的盜砍事件中的個人行為他有一個絕對的對錯,但是其中有一個部分我印象特別深刻也希望能藉此來開啟本篇討論,在第一場講座的開頭老師有提到生態學的紛雜思想及光譜,卻在末段以以上皆政治囊括全者,這樣的想像對我來說其實非常暴力。在我們討論森林是一面鏡子反射出多重的歷史及價值觀,或是將其比喻成試金石也好,但得到的結果終究是政策停擺,在這眾多的問題面前仍然沒有辦法繼續往前推動,而這一片「森林」在不同的兩派人馬的論述中呈現出截然不同的面貌。

一方面是講究人類經濟利益, 以木材生產為主的傳統林業思維,另一方面則是強調森林生態價值,及與之相存的其他生命甚或是非生命的共同體,後者從去物種、去人類的中心化,甚至從彼世關懷的角度出發討論人跟土地間的關係。就觀點來說不管怎麼想好像後者都較站得住腳,而這樣的觀點好像更加契合原住民在使用土地資源的方式。只是我想在多方的觀點中部分原住民對於設置國家公園也存在疑慮,在這樣的社會運動與討論中變相凸顯的可能也是原住民族在長期的同化政策下他們的傳統生活結構已經被大幅度的改變,如同扁柏盜砍事件中的三名泰雅族人。他們甚或背棄傳統選擇個人利益,他們選擇適應大社會的遊戲規則,甚至部落還為了他們的個人行為舉行Sbalay儀式,同在櫸木事件中遊行時頭目所說“台北的路很硬,走起來腳很痛“也確實外來殖民的同化政策儼然形成一種內化的制約,宰制原住民對於自身的認知。網路上的眾多投書中環境團體認為泰雅族主張這五萬三千公頃的森林範圍內,雖然泰雅族主張其為傳統領域,擁有自然主權,但數十年來林地的管轄權一直都在林務單位,如果不是環保團體阻止砍伐檜木林並成立國家公園,原住民根本沒有機會參與經營更遑論共管。但這樣的觀點是強制其認同甚或是同化政策的延伸,若是成立國家公園,可想而知會帶來大量觀光人潮使得部落有穩定經濟來源,也減少山老鼠盜砍的可能性,有人會說要遏止山老鼠持續私伐木頭,最重要的可能還是要從市場面著手,不該讓原住民背上這個黑鍋,但又是什麼樣的社會體制迫使族人背棄傳統加入集團式的犯罪?

細想殖民者究竟是何來自大讓觀光經濟變成部落生存的唯一辦法?有時候總感嘆問到難道還缺像是博物館一樣的原住民部落觀光區嗎?我們難道還缺更多的山豬肉香腸攤跟烤小米麻糬嗎?種種跡象其實可以看到家的原貌在不斷被強制改變,或許我們真正該做的只像老師演講最末段提到的我們只有回到原點從新思考作為人,我們跟其他人、非人及這片土地之間的關係,才能夠持續的Sba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