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這次,來到基隆

鄭翔予_文

這趟旅程,是我第四次以學生的身分來到基隆,然而,我卻和第一次造訪一樣興奮,也一樣有收穫。

 

【發展,從小地方做起】

藍媽媽經營的,是一間不引人注目的簡單店面,仔細一看,招牌上寫著青苔水餃、透抽水餃、石花菜、石蓴…等等,平日看不到、吃不到,甚至想不到的料理與食材。眼前的一餐,無須費工的烹煮方式,也不用花俏的擺盤設計,僅僅是簡單的一碗麵、一盤水較,卻具有他無可取代的特色與價值。

 

隨著時代改變,過去曾為漁業與交通重鎮的基隆逐漸式微,即使地理位置、自然資源、漁業技術依然優秀,卻不一定符合現今社會的需求與趨勢,安於過去的輝煌景象只會導致沒落,因此,如何發展在地、振興產業,便成為值得思索的問題,大至政府、公司,小至個人、家庭,不同的規模層級便找出了不同的應對方式。在基隆,石花菜、石純等等海洋資源,除了具有在地滋味,資源的取得也十分容易,和「吃」做結合的創意思維,創造出獨一無二的特色料理。進一步來說,還能應用在觀光、網路等等不同領域。而這一切,都從藍媽媽的小店面做起,一盤青苔水餃,可以很簡單,也可以很不簡單。

 

【走進名為潮間帶的課本】

隨著嚮導的帶領,我們走入基隆海岸,去認識潮間帶的環境,也認識生活在潮間帶的小小生物,石蓴、藤壺、寄居蟹、海兔、珊瑚藻、海膽、扁跳蝦,不只是生物本身,牠們喜歡的居所環境,日夜作息的差異,殘存的空殼甚至屍體,都被我們烙印在腦海中,此外,透過食材料理,潮間帶也和藍媽媽的店面產生了連結,而讓走訪更加完整串聯。

 

實地走訪,是最快也最直接認識自然的方式,比起文字和照片的轉述,這樣的學習饒富趣味,同時使我印象深刻。看到,聽到,聞到,觸碰到,五官同時接受訊息的刺激,讓造訪潮間帶的我們真實的體會這裡的一切,畢竟,許多事情,是必須要親身經歷才能感受到的。

 

【訪談,也是一種學習】

次日在正濱長老教會的訪談課程,是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活動。約莫一個小時不到的時間,我和參加禮拜的一個阿姨簡單的聊著「基隆」這個大話題。若要做出評論,我想這是一次有趣卻有意義的交流,一個是到訪基隆的外地客人,一個卻是在基隆生活大半輩子的在地人,透過相異的觀點,我能體會從不同角度思考的重要性,也藉由阿姨的轉述,看到了她眼中的基隆。

 

我一直認為,訪談是簡單卻有效率的瞭解任何人事時地物的方法,透過人與人之間的交談,訪問者和被訪問者的交流不只侷限於對話內容,連說話的語氣、肢體動作、表情樣貌都能掌握,不經轉手修飾,而呈現出最原始的情感與知識。聊天過程中,兩人在不知不覺間將內容引領到有興趣的、有涉略的話題,而能夠投入在訪談過程,也讓我有這個機會統整了對基隆的各種印象認知。

 

值得思考的是,這次課程的訪談對象,並非多麼具有來頭的大人物,而是恰巧相反,和我們一樣只是一般民眾,但也因為純粹簡單的身分,讓我能更加貼近彼此的生活與價值觀,並從中比較差異,若今天訪談的對象是基隆市長或漁會公司的老闆之類,我想需要耗費的心力可能會增加不少,訪談含意也會截然不同。

 

【漁市場裡的學問】

得知我們要分組在漁市場購買食材,回到教會一起煮晚餐時,腦海裡不由自主地冒出了「待宰羔羊」的詞語,畢竟一行人對海鮮市場行情都不甚了解,或許連自己買了甚麼都不知道,價錢數量也只能任憑老闆說了算。反思關於學習生活技能,是需要從日常之中一點一點的累積、體會,才能逐漸熟稔,比起書本上的「知識」,有著不一樣的困難之處,除了價錢之外,如何判斷食材是否新鮮、料理的前置作業、烹煮的方式手法,種種大小事一點也不簡單,這也體現到老師在料理之餘,過程中的介紹是累積了多少的智慧。

 

而讓我感動的是,從揉麵糰開始做起,到真正完成海鮮麵疙瘩,大家齊心協力的煮好晚餐,再一起享受成果,雖然不能說是我們獨立完成料理,但大家一起吃大鍋飯的感覺真的很棒,某種程度上,餐桌上的成果也為基隆之旅劃下完美的句點。

 

「為甚麼會想一直來基隆?」在某一次聊天時,薄荷這麼問我。我想對我來說,每一次的到訪,遇到不一樣的人,聽到不一樣的故事,走過不一樣的旅途,就是一次不一樣的學習。想真正了解一個地方,並不是僅僅走過一圈就能辦到,而是需要時間吸收、消化的。每次參與課程,都有不同的體會,而讓我對這個地方的了解更加完整、全面,成為了我又一次踏上基隆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