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將以個人視角,以及當初課程上的筆記及課後心得,分享我這次的走讀體驗。
走讀,是一場五感的體驗,是一個用心去感受的旅途
一開始在六廿四故事館的起頭,麗雲姐就這樣跟我們說。
聽著她的個人簡介,一邊打量著這個融合現代與古早的博物館,我開始對接下來的行程感到期待。即使,我早上搭了一個多小時的車,來到這個既遠又近的大溪。
因著麗雲姐極具魅力與張力的嗓音,讓我也不知不覺地身陷她多年前決定定居大溪的歡喜與決心:
「因為一些狀況,在40多歲時突然想找回自我,我用一年多的時間,以打工換宿的方式環島,尋找每個事件、物品背後的故事。而大溪真的是一個意外的發現,起初生活很不方便,但後來漸漸愛上。今天,我希望能以一個大溪的新住民角度去發現、尋找大溪的生活樣貌。」
「大溪的特色在於有一條特別的溪流經過。大漢溪是一條南往北(雪山山脈起源)的溪流,與其他台灣河流的一般走向都不一樣。」
而一開始大溪的繁榮開始於清末,因為淡水河開港連結到大漢溪,為當地帶來貿易與貨物
大溪的歷史被非常完整的保存,包括廟宇、飲食文化、技藝....但是卻沒有個傳承給下一代的地方...經過地方耆老的討論,決定利用廢棄場所來做為場地,所以,大溪木藝博物館就產生了。
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的館舍群,可能是日治時期的米糧倉庫、護衛蔣公憲兵隊的宿舍,農會倉庫等。總之,應有盡有,大溪人希望賦予這些廢棄場地更深遠的涵義-教育後代永留存!
六廿四故事館
而六廿四故事館,作為木藝館的其中一個館社,她的名字又是怎麼來的呢?
神的生日,人的交往
「大溪普濟堂關聖帝君聖誕慶典」俗稱「迎六月廿四」,於2011年指定登錄為桃園市無形文化資產,更是大溪人的『第二個過年』。
6/24遶境兩天,一個月前就會開始夜練,是個全大溪都要參與的活動。
透過慶祝神的生日,來讓大溪人更加凝聚。
因為籌備慶典發展出的社頭文化、地方人情故事,更是大溪人世代相傳的精神食糧。
2021年,歷史建築「大溪農會倉庫」由鄭文燦市長定位並命名為「六廿四故事館」,加入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的館舍群,未來作為推動「迎六月廿四」慶典以及傳承、教育與體驗的共學空間。
聽著麗雲姐極具故事性的講述,隱約可以感覺到這些博物館群對大溪人的重要意義。而我也邁開腳步,追循著麗雲姐的嗓音往下個館舍前進...
義師館
義師館一開始作為日本時代興建的雙併式單身警察宿舍,後經國民政府時代設置行館,本宿舍改由蔣經國總統隨從俞濟昌先生一家居住。
2016年「藝師館」開放,成為大溪木職人故事收集及展示的空間,看見職人精神。目前展出「木職人在大溪」特展,從藝師的故事中了解大溪木藝的傳承、想像未來發展的可能。
在這個館舍裡,麗雲姐介紹了大溪的各種趣事以及當時的大人物。
林本源家族
原來林家的發跡地在大溪!因為日本政府要接收台灣時,民眾自組的義軍從三峽至大溪沿線與來台接管的日軍激戰。日軍攻打大溪時,砲火將林家的城堡夷為平地。因而林家才不得不舉家遷至板橋。
農-商-官的家族進步史:李金興家族的故事
農: 李家約在乾隆年間渡海來臺,從台南登陸後輾轉遷移至桃園大溪小角仔,後來遷移至月眉拓地有成。
商: 到了李騰芳的父親李炳生運用大嵙崁航運,以米業起家,創立「李金興商號」,透過大溪和淡水的貿易,成為大溪富紳,樂善好施,對地方貢獻良多,李家被稱為月眉開基祖。
官: 三子李有慶中舉,官名「騰芳」
大溪的建築特色
1) 不往上蓋,只往後蓋,沿著大漢溪蓋(因為水帶來財運)。
2) 會有好幾厝,從第五厝到第一厝很不方便,尤其開飯的時候
3) 牌樓立面-羅馬柱-拱門-女兒牆。照片為大溪現存的最大牌樓立面。
時勢造英雄:簡阿牛
簡阿牛被時人稱為「本島實業界的霸者」。
簡阿牛在 1882 年(清光緒 8 年)出生於大溪內柵一帶,從其父開始以樟腦為業。據傳身材高大的他,生性豪邁爽朗又擅於溝通,加上能與原住民達成友好關係,因此採樟製腦的腦丁們都聽從他的領導,甚至在日本初領臺灣的政權交替時期,簡阿牛還曾率眾對抗,後來日本人懷柔招降並予以重用。
他投資「桃崁輕便鐵道會社」(桃園客運前身), 為大溪引進輕便車,改變了大溪過去以水運為主的交通方式。財富急速積累之外,簡阿牛更累積了豐厚的人脈,強化他在仕紳階層的影響力。當臺灣人民自主意識抬頭,順應民意選出了 9 位臺籍評議員 , 簡阿牛就是其一。
而大溪的建成商行-當年大溪老街最豪華街屋,便是簡阿牛的財產。
武德殿
日治時期給警察連柔道、劍道的地方(其附屬建築供警察洗澡與娛樂)
地板的材質決定其功能
柔道用榻榻米,劍道用木地板
武德殿其實不是只有大溪有,舉凡臺北、臺中、臺南皆設有此場所,作為日本警察舉行柔道、劍道、弓道等比賽的場地。
然而,大溪武德殿在日治時期只用了10年,日本就戰敗回國,後來國民政府時期給中華民國憲兵使用,因此外牆漆上青天白日滿地紅的顏色。
街角館-麗雲姐的家
吃完午飯,我們來到今天主講人-麗雲姐的家。兩層樓的透天厝,充滿著麗雲姐與親人的美好回憶。聽著麗雲姐娓娓道來她的環島故事,欽佩的同時更令我熱血沸騰!
環島的原因:自己是別人的媳婦、別人的女兒、別人的老婆,但自己到底是誰?
因創業開始挖掘自己的內心:
因為發現自己有說故事的天賦,而想開親子餐廳。但當開店後,自己說故事的使命被抽掉,開始對人生感到迷惑,不知道自己這麼努力要幹什麼?」
當時碰到食安風暴,不知道食物的來源、種植方式,於是決定環島尋找食物的起源。
從產品定位開始思考個人定位:
環島途中每天都寫谷歌網誌,最印象深刻的經驗是水蜜桃被蟲咬,但台北的朋友還是想買,但農夫不賣。
為什麼呢?因為農夫堅持要賣「最好的」產品給顧客,不能毀損產品形象!
上下關係 v.s. 對等關係
甜柿農夫:
要做好一件事很困難,因為用上下關係來對待打工換宿者,大家都只求把自己的份內事做好。
水蜜桃農夫:
希望大家愛護土地+吃素,因此對每一位旅途者都非常友善。對等關係下,大家都會盡其所能的幫你。
原本應該是昏昏欲睡的午後,我們竟然可以毫無分心地聽著麗雲姐的故事,絲毫沒有睡意。
故事結束,還有點意猶未盡呢...
協盛木器
1940開始傳承三代的老木器行,融合現代元素持續發光發熱
大溪傳統木器大多行以神桌、佛桌為主,協盛原本也是這樣,但後來面臨大溪轉型觀光老街,真的有點撐不下去。因此開始兼做各式神奇的商品...
大溪的豆干是從協盛發家的喔!
大溪地下湧泉水質好:原本是做豆腐,後來做時效更長的黑豆干-因為方便性
「協盛的豆乾可是被譽為國宴豆干呢! 」老闆得意的說
複合式餐廳
後來轉做椅子、家具、手工藝等,並且經營複合式家常菜-木匠師兼廚師的創意木器行!
酷爆的復健椅子(客製化桌椅-三代的售後服務)
協盛的堅持
因為以前是做佛桌,所以再選木材時會以中上材為主ex:台灣最好的木料:台灣肖楠
通常木藝坊都會有儲存木料的空間,因為木材剛砍下來水分太多,若直接做成家具會容易崩壞。所以會有「預放」的行為,讓木材陰乾。
聽完協盛的故事,不得不讓我在此感概,原來世界上真的有人能不求回報的做一件事,只為了一塊養育自己的土地...
意猶未盡的同時,仍是邁開腳步,跟著老師往下一個地方前進...
新南12文創實驗商行-重生百年老屋與飄香百里咖啡
新南12咖啡館是由一對來自異鄉的夫妻所開設,老闆說當初買下這間老屋,其實也是經過很久的掙扎。而改造又是一個大難關...
改造房子時有時候要用「減法」去思考
因為前屋主把厝跟厝之間加裝了鐵皮屋頂,導致整體空氣不流通,老闆在改造時注意到這點,把鐵皮拿掉後還老屋一個嶄新的空間。並且在第二厝時開設獨立書店,就算有可能虧本經營,還是希望能讓客人把書的溫暖帶回家...
而今天的故事,就在咖啡香與年輕老闆夫婦的精采分享中悄悄結束...
參考資料: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7-05-03/85828
https://wem.tycg.gov.tw/index.jsp
https://tw.tripperway.com/tap.php?p=123653948
https://blackmomo.tw/2016-09-04-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