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環境生態與永續發展

文_蔡芳均

如果永續發展是人類社會存續的關鍵能力,那麼環境生態則是這個關鍵能力運用是否得宜的結果。「生態」(Oikos)的希臘原文是「家」的意思,換句話說永續發展的理想結果就是對於「宜室宜家」的新解。傳統上,這是對於才德兼備的婦女的稱讚,但是放在當代人類與自然關係的互動脈絡下,使地球家園能夠繁榮興盛,則是人類必須扛起的重責大任。本課程將以泰雅家園的營造作為主題,用走動式工作坊的方式讓學生可以體會以上的道理。不過,首先請讓我們從「永續發展」的定義開始。

永續發展

永續發展的定義:「一個能滿足當代人需求,卻不會危害後世子孫滿足他們發展需求的模式。」–布倫特蘭委員會《我們共同的未來》(1987)

  人類和其他物種一樣,都必須仰賴大自然供給食物、水等資源

才得以生存也需要在疾病和自然災害等環境威脅中求得安全。

所以說,永續發展是一種人類可以且應該去追求,但卻具有條件與節制性的權益。永續發展是一個整合性的概念,可以從經濟、社會與環境三個互相關聯且彼此支持的面向來理解。所以當我們走動到泰雅或是基隆的家園時,我們也特別地需要關照到她們的經濟條件與內涵為何?她們的社會與文化特性是什麼?以及她們周遭的環境與自然資源的條件為何?

轉自:公益交流站

聯合國於2015年提出17項永續發展目標,環繞著社會、經濟與環境生態三大要素。三者彼此扣連、密不可分。永續發展強調三要素協調發展,促進社會的總體進步,避免一方面的受益以犧牲其他方面的發展和社會總體受益為代價。

泰雅家園處境

在現代化與全球化驅動的過程中,經濟跨界、社會變遷以及環境風險等關鍵議題,正好連結到永續發展的三個基本概念:經濟、社會以及環境。本課程將以此出發,探索泰雅家園的尖石鄉如何在全球化時代下,面臨經濟、社會與環境衝擊,而後轉化發展出獨特的地方產業與技藝文化策略。

在台灣,受到殖民入侵、法律制度的箝制與資本主義經濟市場的侵襲,原住民社會生活遭受很大的衝擊與改變。傳統上,泰雅族人慣常以游耕、燒墾方式種植小米,並且以狩獵獲得食物並滿足經濟需求。可悲的是,當傳統領域在不同政權的介入後,以法律制度界定與匡列國有地,原民頓時失去了賴以維生的經濟生活與文化。入林狩獵、小米種植、傳統儀式在這樣的規範下被限縮了活動範圍。

此外,受到經濟市場影響,驅使多數原民種植經濟作物,而為了滿足市場要求的美觀,必須噴灑慣常農藥避免作物受到昆蟲咬傷。在如此處境下,土地、人們、文化受到傷害。傳統文化裡,小米展現其高度韌性,在乾旱環境中仍可茁壯生長,展現出高度生命力。而泰雅族人的生態觀,視非人生命如夥伴般彼此相依,透露出人與自然之間的界線並不是如此清晰甚至多數時候是重疊的。

歷經政權更迭,泰雅族人經歷日治時期政權,與漢人政權的壓迫下,在當時時空背景,因語言不通而引起之紛爭,或是當權者為了方便治理進行壓制,然而雙方擁有條件不對等情況下,原住民常處於弱勢;原住民以物易物的生活型態,無法在資本主義的市場型態下生活,衍生不平等與貧窮議題;追求蔬果美觀的消費市場,使得農人施行慣常農法以收穫足夠產量之作物,賺取得以生存之獲利,然而卻破壞了生態環境與人類健康。

課程反思

人們貪婪地傷害環境,過度利用自然資源,以滿足一己之私。

然而,身為大地之母,正以他的方式回應人類,其力量之大不容我們忽視。

近年,國際上關注著永續發展議題,其發展出的指標皆扣連著人類社會生活,旨在消除貧窮、資源分配相關之經濟議題、自然資源的永續守存。

本課程介紹的泰雅文化、小米復育、自然農法等議題,正圍繞著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發展。結合地方文化特色,保留傳統作物技藝與溫柔對待非人生命的農作方法,不只幫助原住民找回記憶/技藝與文化,更提供了得以維持經濟需求的農作技術,達成了照顧環境生態的可持續性,及產業的持續發展,亦是原住民生命韌性的體現,如此不僅包容了人文歷史關懷,也發現地方特色以發展永續產業。

永續發展的目標不是要讓我們回到過去的生活型態,而是希望人類思考著:當我們致力於追求經濟發展時,要顧及環境的永續性,與有限的資源和生態系統承載能力的現實,取得妥協,並顧及未來世代的需求,且結合地方特色與文化、技藝等資產,如此才能營造出得以永續的社會生活。

參考文獻

Jeffrey D. Sachs(2016)。人類為什麼有必要談永續發展?  轉自:https://npost.tw/archives/26124

什麼是永續發展目標 (SDGs)? 轉自:https://smallsomebody.tw/sdgs

李永展。全球化與永續發展對島嶼之挑戰。轉自:http://www.swan.org.tw/docdir/NT1PG6YDFM.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