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社區在永續發展的作為與全球化的關聯

北醫藥學一 陳俞任

一. 全球化(globality)的概念:源自社區與社區間的交流 

從<1493:物種大交換丈量的世界史> 中我們可以得知,「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並非只是確立了一個新的洲,它更重要的的價值在於促進物種在美洲與歐亞大陸之間大交換,建立一個「同種新世」(Homogenocene)的新世界。而所謂「同種新世」即指均質的混合體,也與全球化的概念有關聯。 

不同於一般以經濟學的角度看待全球化議題,<1493>是從生態學的角度切入。比如書中認為「菸草」與「蚯蚓」造就美洲的繁榮:菸草由維吉尼亞傳入歐亞大陸,甚至一度風行全球。其獲利之高,令世界各地不約而同地種植,在中國原本應該種植糧食作物的農田,卻被菸草所覆蓋;在美洲森納莫可,原本應該過著燒墾休耕的農作型態,卻因菸草的種植,使得印第安人越來越生疏自己的家園。此外,菸草貿易運送過程的「壓艙土」裡面藏有著許多的蚯蚓,泥土中夾帶的蚯蚓被送往美洲並將土壤裡所有不好的成分吃掉,再將其養分排回土壤中,甚至挖出了很多通水的通道,這些使得美洲的變的肥沃,成為一片可開過的農耕地!而「維吉尼亞洲」就是拓展基礎,成為了美國的第一個州。 

而在這兩次的走讀過程,我也看到原住民與霧峰居民們因應全球化趨勢做出的取捨與應對。舉例而言,小米逐漸在泰雅族部落消失而改種其他經濟作物如番茄或者甜柿等,這是因為小米在全球化的市場漸漸不受歡迎,無法作為營利之用,因此逐漸在部落式微。此外,泰雅部落或霧峰當地也會為了迎合全球化的市場趨勢做出一些應對措施。比如:小米媽媽「芭翁」在部落推廣番茄分級制度,讓小農個人與中盤商建立信任關係,方便行銷作物;霧峰酒莊將益全香米做二三級的加工,將其釀成酒販售,提高商品在全球化市場的附加價值。 

由上可知,全球化其實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概念,簡單的社區間物種交換或交流都可能造成世界翻天覆地的變化,比如:菸草、蚯蚓在歐亞大陸與美洲之間移動。而在面對全球化時,社區必須要有相應的解決之道,才能在愈趨全球化的社會生存。 

二. 社區在永續發展(sustainability)的作為 

在這兩次的走讀過程以及泰雅婦女的演說中,我看見四個「社區」(community)發展「永續性」(sustainability)的案例,列舉如下: 

1. 光復新村<人人好工坊>: 

在訪談的過程中,老闆娘提及愛玉的生長過程需要榕果小蜂在雌珠與雄株之間授粉,而榕果小蜂對環境很敏感,因此愛玉的生長的過程中是絕對不能有農藥的。此外,因為全球氣候變遷的原因,野生愛玉的產量愈來愈少,因此老闆娘在採摘的過程也都會刻意多留一些落果在該處,讓其自然繁殖,而不是將所有的愛玉都搜刮回去。 

2. 霧峰酒莊益全香米: 

其種植方法採自然農法,這跟環境保育十分相關。因為食物鏈的上層堆積的毒素會是最高的,而霧峰當地有許多保育類的上層掠食者如黑翅鳶,若噴灑農藥,會對他們的生存造成莫大的影響。然而,在推廣自然農法之前,許多老農民並不相信這是個可行的方法,因為自然農法需要改用人工除草,亦需要用水去控制草的生長,灌溉上的管理成本會提高,種植難度也直線上升。但在霧峰農民的堅持之下,終於生產出外觀晶瑩剔透,米飯黏性佳,有像芋頭一般濃濃的香氣的益全香米 

3. 新竹尖石石磊部落甜柿: 

當初他們選擇要採用自然農法其實也是經歷一番掙扎,因為不噴灑農藥容易讓農作物販售的外觀不佳,變成所謂「格外品」,影響農作物價格,因此許多人起初都不贊同他們的做法。但他們依然堅持下去,因為他們認為噴灑農藥不僅危害消費者的健康,亦會荼毒當地的環境甚至他們家人的健康。正是這份對自己家鄉土地與家人的愛,讓他們能堅守著自然農法持續栽種無農藥的香甜甜柿。 

4. 小米育種: 

當初原住民為了生活,只能將耕地轉作高經濟價值的作物,比如番茄就是這樣生活型態下的產物。而小米媽媽「芭翁」在去祕魯參訪之後,開啟小米育種的夢想。小米育種除了希望喚醒部落耆老對於小米的久遠記憶,也希望能培養出能抵抗全球環境變遷的小米,讓後世子孫受惠。此外,原本因種植其他作物而地力不足的土地,在轉作小米之後可以慢慢恢復地力,幾年後或許又可以栽種其他經濟作物。 

正因為全球化是許多小社區互相交流的結果,因此若想推廣永續發展的概念,應該從各個小社區開始做起,進而推廣到全球。我認為我從這幾次走讀與講座經驗看到許多台灣在地為「永續性」(sustainability)奮鬥的人們,因此我相信台灣的未來會變得更好,甚至能對全球化的永續發展做出貢獻。 

 

關鍵字選擇:「社區」(community)、「全球性」(globality)、「永續性」(sustainability)

書籍選擇:<1493:物種大交換丈量的世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