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時建議播放此音樂
地景與家園的關係
在基隆的課程中,我深刻的體會到,確實如這門課的標題所顯示的,任何的人文地景,都與當地的生態地景密不可分。而家園即為地景的組成份子。
「不同的人群對於所在的土地如何感知為自己家園的主題。更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家園感知是如何在歷史的時間長河中產生流變。」
在八斗子的海洋博物館裡,我們看到隨著這個地區的環境變遷,產業、文化,也隨之轉變。透過深度地探訪基隆的人文—建築、產業、宗教;與基隆的生態—魚市場訪問、潮間帶、海港。我們切身體會人文與生態是如何互為經緯,交織地前進的。
在食物地景一文中,也可以看到一個清晰的脈絡,以食物為切入角度,去觀察、探討「地景」,如何作為人與環境互動之下的「產物」。
「民以食為天」
這句老掉牙的俗語,很好地說明了何以在這門課要從「食物」作為切入。食物是人與自然之間,最直接、最不可或缺的聯繫。食物的問題,充斥在我們的生命中,永遠回避不了。是非常大的主題,但也可以談的非常深。
在泰雅冰箱的關鍵字下,蘊含的是,一個民族,如何依著自然而居——沿著河流建立不同流域的部落;如何聰明地利用自然資源,來滿足各種食、住、育樂的需求——竹園與泰雅族的不可分割、傻瓜農夫的自然農法。
「你只要懂生態鍊,生態鍊就會幫你」
以泰雅族為案例,我們看見過去人文與生態的連結可以如何緊密、如何微觀,從竹子根部的微生物到雞飼料、肥料,再從小米到貓咪,不起眼的生物竟然能有如此大的運用,著實深具啟發性。
回到生態與人文的課題,你會發現,在這們課程當中,我們不但有對生態人文的實地的踏查、探訪、體驗,也在老師深入淺出的解說中,理解生態人文的概念。兩種內容雙管齊下,我們在案例中體會理論真正意義,也在理論中悟出實際地景中所蘊含的道理。
回到家園
非常喜歡陳信實老師的這段話,
「There is no place like home (沒有一個地方可以比得上家) ⋯⋯要真正瞭解家的內涵,光光靠一直住在自己家裡顯然是不足的,「綠野仙蹤」的故事似乎暗示著「離家」或說是「去到別人的家」,才會真正想起自己的家園是什麼?有多麼重要?」
也許這正是我們為什麼要上這堂課,最切身也最重要的理由。我想大概也說明了為何在兩次的課後問卷中,老師不斷反覆向我們提問:你自己的家園是什麼樣子?
看似簡單的問題,對我來說卻像靈魂拷問。雖然住在三重,但從小總是被爸媽保護的很好,上下學都有人接送,一下課就馬上回家,國中、大學也都住校,高中也是整天往台北跑:補習、k書中心等等,極晚才回家,以至於活到現在,就連家裡附近的巷子都需要開google map,對生活環境、吃的東西也不太關心。
如此理解他者之後,再回看己身,我不得不深刻地重新省思自己與環境的關係,是什麼造就這樣的互動、是什麼成就這我所身處的城市地景?
不知道也沒關係,但至少要從現在開始好好地體會。
這就是我在這門課所學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