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發這次走讀之前,是抱著期待、能夠學習到很多有關泰雅文化以及有機作物的相關知識的。2021年10月17號第一站,先去到尖石鄉鄉公所對面的泰雅文物管,可能因為整修的關係,裡面的內容物不多,但透過老師跟信實的講解,搭配著尖石鄉的地圖,這是我第一次認識尖石鄉。
第二站來到了錦屏橋,對我來說也對泰雅族們來說,這是一個充滿文化、歷史的一條橋。雖然我本身有一半的泰雅族血統,但這條橋對我來說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照片裡面的高腳屋,每次回外婆家都能隨處看見,而陌生的是泰雅族的神話。
接下來,中午去到了慕尼牧師家吃午餐,也去了在休耕中水蜜桃園,牧師也簡單介紹了尖石鄉以及他的水蜜桃園,還看到桃膠。
經過了比較長的車程,來到了石磊部落的甜柿園,看到甜柿就感受到滿滿的親切感,因為我的外公外婆也是種田柿的。透過小農從頭到尾的介紹,我覺得我是真的能體會他的心情,看著他是如何分級與包裝,以及真誠地訴說著他們所面臨的困難以及挑戰,雖然是以一個輕鬆的方式在上課,但獲益良多。
接下來到了晚上下榻的石磊民宿,一邊看著他們準備我們豐盛的晚餐一邊討論著晚上演戲的內容,這個晚上雖然下著雨、氣溫低,但還是感受到滿滿的人情味,在那麼深山的地方,他們願意接待我們,並且在自己有難處時(阿罵去醫院?)還是沒把我們推遲掉,還是準備的很周到。
隔天早上,我們先去到了部落裡面的教會,我覺得這也可以讓我們更認識這個部落,在他們週報裡面也有提到我們的來臨,感受得到他們的用心。
再來就是到小米媽媽的穀倉,一邊等待他們準備的午餐,一邊介紹小米的故事。
我覺得很佩服的是他們為了尋找小米的品種、名字花費了很多心思,並不是把這件事當作一份工作,而是當成自己的責任。
在這之前,我也不知道小米有那麼多品種,而在每個品種之間,外觀、顏色甚至是氣味上都不一樣。
享用完豐盛的午餐之後,我們就前往山上的農園。在進去這片土地前,做了一個儀式,是與祖靈們和解並且告知的一個儀式。我覺得這是一個互相尊重的概念吧。
接下來就是進到番茄園跟小黃瓜園裡面,還教我們分級有分哪幾級,很多我們以為很漂亮的對他們來說還不夠完美,感受得到他們對自己作物在品管上面的嚴格審視以及用心。
從農園回來以後,我們一起在小米穀倉外面的空地一起體驗如何手工將剛採收的小米去殼,雖然很有趣但也感受到以前的人在沒有機器下的不容易。
這兩天,雖然在一個與生活環境大不相同的地方,但學習到了好多,我想這也是一種跳出舒適圈的一種方式,這趟走讀學習到了農產品從無到有的過程,以及有機小農對有機這件事的想法,這是在學校的課程中所學習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