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許多人的期待。在去完基隆之後,我與夥伴們就非常期待在六月可以上山,只不過為了防疫,因次此行必須取消,改成以線上走讀的方式去學習。原本很擔心會不會因為改成線上教學而影響到學習的成效及品質,但看完十單元的走讀課後,除了心中感到惋惜,無法真正親身體驗外,更令人加深了想要上山的心情,而且也學到許多泰雅的文化及背後意義,就算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也可以透過老師的解說進行想像,彷彿深入其境。在這篇日誌中,想記錄一些在走讀課中感受最深的想法。
<正記>
------文物館
「在進入一個陌生地方之前,第一站應該去的就是文物館。」如同老師所說,文物館往往是觀光客會跳過的地方,回想自己每到一個新環境旅遊時,去的都是網路上最著名的觀光景點,從未深入了解這個地方的背景知識或者文化意義。因此在真正進入尖石鄉之前,Savi館長介紹了一些地理相對位置及部落,讓我知道原來這個地方存在著許多不同的部落,不是只有司馬庫斯與鎮西堡而已。
在這裡,Savi館長也向我們介紹民族實驗教育,事實上,這不是我第一次聽到這種教育模式,在我的家鄉裡,附近也有部落的小學正在進行民族實驗課程,我們都知道隨著時代的更迭,許多原住民逐漸被漢化,一些語言及傳統文化逐漸在消失,後代的子孫也不太會說族語,因此在這大時代的環境下,教育及傳承非常重要,在學校裡可以找一些牧師或者耆老回來教導,結合現代小學課程及原民文化,讓新一代的孩子們可以知道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色並且繼續傳承下去,懂的飲水思源之理。
------錦屏橋
錦屏橋這個名稱令我印象深刻,因為在我的家鄉裡,我有許多國中同學都是來自同名「錦屏」部落。
若今日不是跟著老師一起去走讀課,而是跟著親朋好友去旅遊,我同樣也會忽略錦屏橋這個地方,只會當作一個普通的橋而已,殊不知這座橋上許多雕塑紀錄了泰雅族的食衣住行文化。
這堂走讀課一再強調的觀念是「食物地景」,因此接下來的介紹幾乎都與食物有關。
老師在一開始分享了有趣的傳說故事,在過去泰雅族人是不需要打獵,只要吹口哨山豬就會跑過來,並且拔下幾根豬毛就可以吃到一大鍋的山豬肉,到後來因為族人的貪心而造成往後都必須要以狩獵的方式獲得。
狩獵,對於其他人來說可能是一種很野蠻的行為,但如果深入瞭解後才會發現自己大錯特錯,這完全是刻板印象。俗話說「吃飯皇帝大」,人可以以很多種方式生存,但唯一生存的條件就是吃,在泰雅族的文化裡,獵物是人類生存的重要夥伴,必須透過較為原始的搏鬥方式互相生存,當然一定會感到困惑,為什麼是互相生存呢?因為泰雅族人懂的感恩、懂的紀念,不是一整年想吃就隨時上山打獵,會先深入了解動物的習性,並且只會在冬天時打獵,剛好成為大地的冰箱,食物較不容易腐敗。
從此可得知,很多時候歧視都是來自不了解,假如我們願意多花一些時間、心力去了解背後的文化意義,我相信自古以來是不會有這麼多衝突發生的,透過在錦屏橋的介紹,我也逐漸開始重建自己的價值觀。
------小米的喚醒
小米媽媽Pagung向我們分享在2014年時,她與林益仁老師的團隊一同去不丹參加國際性的生態會議,當時受到了非洲農夫的影響,得到許多啟發,因此在回台後決定開始種植小米。實在是非常佩服Pagung的勇氣與毅力,因為當時小米已經消失三十多年了,幾乎要忘記小米的長相,也不知道小米的族語該怎麼說,因此當地耆老也有勸Pagung不要種,因為真的消失了太久。只不過憑藉著那份啟發與感動,還是努力地與當地的婦女凝聚向心力一起努力,再請部落裡的老人家辨認,一辨認,名字的記憶也就回來了。
參觀了小米田與小米穀倉,我得到的不只是辨識小米的方法,還可以讓自己更珍惜古人所留下來的智慧,繼續將這些互動方法傳承下去,更重要是「人與人」以及「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現代不論是全球暖化或是各種環境的變遷,為了適應環境的變化,所以種植方式及背後文化的理念都有所改變。
論「人與人」,可以多看看不同文化下,各個民族是如何利用當下的環境去做食物上的應變,也可以透過想要共同為自己的部落努力而逐漸加深族人之間的感情。
論「人與環境」,在過去時,種植小米是為了家庭的供給與營養來源;而現在的種植是為了將小米當作經濟作物,換取金錢去買更有營養價值或者不同的食物。而種植方式也跟著時代的進步在做改變。
------生態農業的力量
傻瓜農夫夏禾介紹了與泰雅族人密不可分的竹林、微生物、陷阱以及聰明蛋等等,一開始聽到他介紹自己是傻瓜農夫時就感到非常好奇,難道是因為真的很傻嗎?並不是這樣的,在農業上,他與其他農夫所追尋的主流農法不一樣,他強調的是「自然循環」、「一切原料皆從自然環境而生」,這令我非常敬佩,在教科書上我學過微生物學,但卻只知道在臨床疾病上的介紹而不知道在生活中可以做到哪些應用。這也讓我真正體會到不能夠以貌取人的道理,總是會聽到原住民是比較弱勢的族群這種說法,但事實上,從夏禾農夫這裡可以深刻體會到每個族群都有自己的優勢,他懂的自然農法互相依賴的觀念,利用長時間與環境的相處領悟出道理並運用在農業上,這種永續發展及態度都是我們應該要推廣的。
<後記>
儘管因為疫情無法上山,但也可以透過線上走讀課擁有不一樣的感受。在這十單元的課程下來,真心覺得自己開了眼界,也讓自己的想法不再狹隘。原住民族對於生態的敏銳性是可以繼續傳承且教給漢人的,想要推廣給身邊的親朋好友知道這些文化,多讓自己增廣見聞。
為什麼這麼強調文化傳承?這是我以前一直在心中的想法,我想現在有了答案。自古以來,一代傳一代,不斷強調一定要記起前人的教訓,透過學習古人留下的知識,以及以前人錯誤作為借鏡,不論是好的壞的,都算是一種「文化」,我們不知道在未來會發生什麼事,但在遇到困難時,不仿拿出心中的「智慧」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