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都去哪裡了?1960s的民歌指示
雖說主題主要為小米種植對泰雅文化傳承的重要性,但我認為我最有感觸的地方還是聽到芭翁說起泰雅語的片段。因為我的交友圈有著滿多台文系的同學,甚至有學長姊攻讀了台文所,然而在臺灣社會之中,會說台語的人已經逐漸變少了,更何況是瞭解台羅或是各種地方腔調的人。
講師提起,如若談論泰雅文化卻用中文表達,便失去了一種意義。我認為在講求產能的世代之下,語言已經被作為一種工具,而非文化,所以我非常認同講師的話,除此之外,將中文或英文作為通用工具自然是較為方便且效率的,但在分享有關泰雅文化或是學問研究上又以中文為主的話,難免會讓我感受到主流語言的霸權。
我聽芭翁有說,泰雅語之中有些詞語是難以直接以中文直面翻譯的,這讓我想起以前看過的資料研究,相較於華語,原住民語有更多有關氣味以及味覺的形容與詞彙,這有關於原住民的生存較依賴野外細膩的感官處理,所以我也能體會講師所提起的奧妙之處。
泰雅語對我來說,實在是個神祕又寬闊的領域。
颱風天打香菇-物候學與生態農夫的結盟
課程之中,聽聞尖石館的講解人員提及族人曾與林務局的衝突。這讓我想起之前同樣在課程聽講時理解到了對於原住民來說,並非他們認同或是放縱山老鼠,而是林務局與濫砍濫伐的山老鼠並無二致,所以他們對於山老鼠並沒有過大敵意。
Komin殺人事件反映了當局與原住民的權力不對等,而對原住民來說,這些塵封的故事與回憶都會因為潛意識的經驗恐懼而不敢開口。這讓我想起了台灣社會對於白色恐怖的回憶,例如中年人看待香港反送中演變而來的暴力鎮壓往往更為平靜無感,他們解釋是因自己也見過那樣的時刻所以並無意外與不堪。對於當代倖存的人來說,反倒是噤若寒蟬與麻木無感的代表。
颱風天打香菇的故事藉由敘事與介紹的手法,引出最終想要表達與討論的議題,探討泰雅族人與香菇之間延伸而出的沉重歷史。這幾次講座都以同樣的物體最終延展到了內在隱含的傷痛,從表象的平淡日常包裹著蜿蜒荊棘的血淚歷程,這樣的震撼遠比平舖直述帶來的感受更為深遠。
「歷史傷痛可被原諒,但歷史不可忘記。」
桂竹裡的自然農法-泰雅「竹聯幫」的見證
對於泰雅族來說,桂竹是非常重要的農業產物,也是相當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資產。據講師所說,砍竹與砍樹的意義並不相同,因為竹子在地底串連著彼此的莖,所以砍竹對於竹子本身來說,不過只是修剪樹木枝條一般。在桂竹林工作的人被稱為「竹聯幫」,而泰雅族人走多遠,桂竹就被種植得多遠,因為對他們來說,桂竹是日常所需,存在於他們每日的食衣住行育樂。
這次的課程並沒有特別沉重或是令人難過窒息,但藉由桂竹討論自然與泰雅族之間的關係十分有趣。相較其他講座,這段上課內容反而時常最長,或許是因日常生活的物件更能乘載一個文化與族群的悠遠流長,我們能從這些平凡的農業產品見證泰雅族的特色與傳統。
與時俱進,泰雅族人因為時代進步而逐漸脫離了日常生活之中對於桂竹的依賴,轉而改型成為產業商品,從此可知,泰雅族人對於桂竹的關係也逐漸改變,雖已不是每日可見的日常角色,但他們的文化以及骨血之中已然深刻地記憶了桂竹的重要與價值。
見證了桂竹與族人之間的關係,不僅是實務上瞭解了桂竹與泰雅的合作,也在文化裡感受到他們之間的連結。
水蜜桃與冰淇淋-教宗的「生態皈依」訊息
水蜜桃的事件不只是談論商業技巧,重點是在天主教教宗所說的:「去看見、去揀選、去實踐。」意指這次的新冠肺炎不是單純一場病毒,而是一種引導,它將一直潛藏的社會問題放上檯面進入大眾目光,這不只是黨派、政策等等問題,還能延伸到各種社會人民之間拉扯的縮影。
這學期的課程談論家與居所,主軸都圍繞著生態學,而「生態皈依」是此次講座最核心的要點。它表述著精神上的轉變,由外在轉至內在的昇華進步,將表象物質界的農業產品作為拋磚引玉的對談資本,進而傳達更深層次的靈性與心的平和修復,最終達成自我與環境或是外在之間互相連接共榮的境界。這就是為何我們當初會選擇親自前往尖石鄉的原因吧。
雖然這次疫情影響,以至於我們無法深刻真實地與土地本身親自靠近接觸,但我認為講師所說的是正確的:「即使親自接觸了,若以只當成旅遊一般享受的心態瞭解當地文化與故事,那麼也無法真實明白我們與土地環境的關係。」
若能從這一系列踏實感受,相信雖無實際踏足,但心靈感受也會與之共鳴的。
確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