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被水稻和其他作物取代,式微了近半個世紀後,人們才驚覺到小米的消失。小米不只是一項主食,稻米或小麥也能有相同功能,何必特意復甦此弱勢的作物?但小米不只是小米,而是代表泰雅族人獨特的農法以及其衍生文化。小米的消失,也是文化的斷根。因此小米的復甦不只是作為經濟,而是喚起族人在小米田的回憶,和文化的傳承。「生物多樣性」是21世紀後備受注重的概念,但「生物文化多樣性」其實看得更透徹,生物與共生的民族是彼此互依,無法抽離的。生物與民族的聯繫激發了更多語言、建築、人際關係、生活方式,交織成一個完整的文化,並相依著共同演化。
泰雅族耆老侃侃而談的部落農業文化,像是颱風天要「嚇醒」香菇的趣事,或桂竹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都帶有生物與文化相依雙生的意涵。但香菇種植產業受文化衝擊的沒落和桂竹被現代建材取代的現象,都使人不安,擔心他們是不是下一個小米。
高山水蜜桃是大眾眼中著名且精緻的特產,但它在當地農業歷史中竟然是一個外來者。都市人在明亮整潔的超市貨架上拿起一和飽滿的水蜜桃,但在這背後,水蜜桃的種植是多麼繁複辛苦,氣候的改變、蟲害的侵襲都可能讓長期的勞動付之流水。水蜜桃突兀地闖入部落,給予農夫許多辛勞和挑戰,但它也使部落跟上時代的快速演進,增加族人的額外收入,也讓原本單純的農法注入社群媒體的行銷和創新的思維。透過支持重視水土保持、使用自然農法的農夫,也能以消費者的身份落實生態理念。當然水蜜桃這種新興精緻農業也有其挑戰,如政府補貼的爭論。
Pete Seeger伴著吉他唱著的歌詞:「When will we ever learn?」作物和食物不僅僅是飽足肚囊的物品,更代表著當世生活的脈動,是一個時代的縮影,但往往我們總在重要的事物消逝過後才一昧尋求殘影。當代也有更多的小米、香菇、或水蜜桃,一項作物背後都是一個鄉鎮的生計,都是由土地而生的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