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條路的最遠都不一樣,有時候轉彎,就會走向其他的更遠。─張西
從部分遠距、全面遠距到取消上山,失望、難過,卻是不得不的無奈。在以為山窮水盡之時老師將方向盤輕轉,用鏡頭,帶我們走向更遠。
【緣起】
生命的源頭、與這片土地的緣深緣淺。溪流牽起我們,走向山林中。
與濤濤的基隆一樣,旅程始於原住民的文物館。身為新竹人的我,聽著Savi館長口中那些熟悉的河川、溪流,卻覺得無比陌生。河流旁的農業、自然與生活圈,我從未想到家旁藻荇交橫的頭前溪在集水區上游分散後,是孕育泰雅文化的一大源頭。跟著解說的方向,Savi館長手到之處讓原本複雜的地圖躍然紙上,展現一幅幅屬於泰雅傳統領域的生動畫面。
-河流孕育著泰雅-
【獵人】
mgaga的獵人獵的並不是人,而是在執行gaga,用一個陌生的人頭換取和平與幫助。
踏上錦屏橋,老師說起狩獵與泰雅的生活,我想到老師在一次演講中提到如何看待狩獵這件事。不知從何而來的刻板印象總在我們耳邊呢喃,說狩獵殘忍、狩獵是傷害生命,而老師提到了關鍵的一點─只要開口,便有生命必須為你我破碎。世界設計得何其殘酷,我們在食物鏈中吃成一團,無論是吃葷吃素,只要我們想活下去就必須吃,而只要我們一開口,便是創造暴力。若要說狩獵殘忍,那把植物連根拔起、嚼碎吞落的我們就不殘忍嗎?
-人頭並非敵人-
【穀倉】
穀倉中存的不僅是穀物,還存著小米田中古老的記憶。
接著我們跟著Pagung踏入小米田中,看見或紅或綠、或高或矮的小米們。部落婦女們的努力耕種、長老們仔細的回憶,還有最重要的是Pagung的堅持,把米飯一般的、熬粥的、釀酒的祭祀的種種不同的品系種回來,種回糧食、種回記憶,更種回了傳統的文化與生活。
-釀酒很好喝的only one-
-小米田與小米媽媽-
看著Pagung收藏的小米穗,我聯想到疫情爆發前學校的原民週活動,聚集了好多原住民朋友,帶著他們親手編織的頭帶、獸骨項鍊、飾品與食物,為校園注入了不同的空氣。各色攤位中,有一攤賣的是阿美族的麻糬,攤子前擺著好幾把褐色的、乾燥的植物,我們好奇的問了老闆它的名子,卻被捏著麻糬的老闆反問,要我們猜看看。一陣混亂中,有人喊出了「小米!」,才讓老闆拿出小米種子笑著跟我們說起小米的故事。
一邊觀察種子一邊聽老闆解說,才發現原來我們平常在餐廳點的小米粥有很多都是由別的穀物冒充,真正台灣的小米是很細小的,也發現剛剛在其他攤位看到一整串由條狀物組成的編織吊飾,不正是麻糬攤前擺的小米嘛!老闆從小米說到部落、小米田的式微,再提到漢人對原住民的歧視與不包容,我想,我也在北醫遇到了屬於我的小米媽媽,用屬於小米的記憶帶給我反思的契機。
【傻瓜】
知道有更輕鬆的方式卻堅持所認為最正確的是一種傻勁,卻是在自然眼中最聰明的。
夏禾用了比其他農民更多的時間、心血照顧他的農地,換來一些人的嘲笑,更多的卻是自然回饋給他的和諧與精神。用自然農法種出的蔬菜,以及健康的雞隻產出的聰明蛋,偷看上山同學的部落格時不禁羨慕起來,希望疫情稍緩後仍有機會上山,親眼看看營養液是怎麼做的、親耳聽聽雞舍裡頭的嘈雜、親口吃到清甜的火鍋。
-微生物+飼料+興奮的雞媽媽們-
-豐富的食育鍋-
在我生活的這片土地上,我曾以為我已經走到最遠、看見所有,而這樣的線上走讀卻轉了一個彎,帶我走到另一個更遠的所在。
總有一天,我要再轉進山林中,轉進泰雅的大冰箱,看裡面存藏的食物、美妙的風聲鳥語還有傳統文化。